“科举制朕必然要实行,皇后不能阻止朕,也阻止不了朕。”
秦禄也只是象征性给武皇后一个教训,说完便松开了手泰然自若的坐回了自己的金蚕丝软椅之上。
“可是皇上可知,当今朝廷大小官员下至县令上至宰辅哪个不是举荐而来能人才子?”
“皇上突然废除举荐制而设用科举制,定会让朝廷文武百官人心惶惶,各地士族官阀也会有不满,到时候皇上的皇权可会受到他们的压制。”
武皇后抿着嘴角,左右权衡一番,最终还硬着头皮走到了秦禄的身边,苦口婆心继续劝到。
“皇后还和朕提如今的文武百官,皇后你掌权一年于载,那些文武百官是何品质你会不知?”
“朝廷内忧外患,朝廷的政客腐朽无能贪污腐败,边关的将士兵老将骄瓦合之卒,要他们继续当政有能为朝廷排什么忧解什么难?”
秦禄将刚刚举起的水杯猛的放下,茶水洒落在檀木桌上溅射开来。
“溧阳郡郡守刘腾是皇后的人吧?每年拨往各郡的防洪蓄水的赈款不少,可是如今发生了水灾,仍有岳水县至沂临泽百姓十万余人遭了水灾无家可归背井离乡!”
“难道他们不是朕的百姓?难道他们背井离乡朕就不痛心?”
秦禄的双眼迸出怒火,对武皇后怒然反驳到。
提起这件事情,秦禄心头的怒意更上一层,上辈子作为老百姓的他看到天灾人祸的新闻就深表痛心。
如今自己做了皇帝,他便更想保护好自己的百姓,为自己的同胞做一些实事。
“科举制便是朕肃清大秦的第一步,后面还有第二步第三步,朕不奢望皇后助朕一臂之力,也不想看到皇后成为朕的阻力。”
“不日朕既要开展武举,广招天下善兵善武的武将,朕要夺回北漠失地,朕要让匈奴突厥尝到朕大秦国威。”
说完,秦禄便转过身去拿起自己藏书柜中的一本兵书自顾自的翻阅起来。
皇后静静的跟在秦禄的身后,心中暗想皇上开展武举便是想要夺了自己手中的兵权。
“禀报皇上,宰辅曹操请见皇上。”
正当两人僵持之时,外面的小桂子大声呼唤道。
“让他进来。”
随后,曹操便快步进了御书房,自然也看到了还在殿内的武皇后。
心中难免诧异,为何皇后会在此处,看皇后那般神情,显然两人之前有过争议。
聪明如他一猜便知道了两人定是因为设立科举制的事情产生了冲突。
“拜见皇上皇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曹操恭敬请安说道。
“爱卿平身吧!”
秦禄看了曹操一眼,便又将注意力放回了自己手中的兵书上。
“爱卿也是来劝朕收回设立科举制的旨意么?”
秦禄声音淡漠的询问到,语气之中还带着威严的不可拒绝。
“不,皇上。臣之认为皇上所创科举制乃为方今第一变革,亦是皇上的圣明之策。”
“古往今来,革新变革才是国家朝廷繁荣富强盛强不衰之本,所以臣万分支持皇上旨意。”
曹操起身拱手对秦禄娓娓道来,语气倒是一点都不假,毕竟这是他真心所想。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