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平继续劝说着。
不想跟卫国平继续讨论这个话题的陈山河,白了他一眼快步往前面一个商店走去。
冲着坐在柜台里面的老板亮了一下证件,陈山河又拿出照片问道:“老板,刑警队的,向你打听点事,照片上的刀你们店里有卖的吗?”
“是刑警队的同志啊,我得看看这照片!”
老板乐呵呵的抓着照片的一角,眯着眼睛看上面的刀具。
琢磨了两秒后,老板回答:“有,不过这刀是之前的一批物件,现在都换样式了!”
“哦?那你还记不记得都卖给过谁,挑你知道的人讲!”陈山河来了兴趣。
他知道询问刀的来源就仿佛大海捞针一般,主要是这个年代监控才刚刚进入国内,别说普及到商店内部,就是大街上的一些重要要道都还没有安装。
同时,购买东西支付的方式也特别单一,小物件必然是现金,根本无法准确的找到那个人。
不过,有一点消息是一点消息,最起码能够用排除的方法去查。
“这我还真不记得了,主要是现在各式各样的东西更新换代太快,这种刀具就只有那一批,大概快有半年了,这么长时间的事情,根本记不住啊!”商店老板为难的道。
陈山河有些失望。
果然,这种商店老板一天见太多人,根本没办法对来购买任何东西的客人有足够的记忆。
“那行,要是什么时候想起来了,记得到局里通知我们一声!”
打过招呼后,陈山河带着卫国平离开了。
接连问了许多商店,得到的消息基本都是一致的,要么就是没有卖过这款刀具,要么就是忘记都卖给谁了。
只有最近几天卖过的熟悉的人,家里的刀也都还在,手腕处也很正常,基本不可能是凶手。
临近中午,回局里吃饭路程实在太远,两人索性就在外面的小店随便要了份面将就一下。
碗里的面秃噜了一半,卫国平情绪低落的道:“这线索到这里就算断了,搞了半天还不如没有那把匕首,至少不会抱着偌大的希望!”
“破案哪有那么容易?这菜刚开始你就这么着急,以后怎么能破影响更大,难度更大的案子?”陈山河说道。
“那能一样吗?这是我们进入局里的第一个案子,开门红能理解吧?一上来就这样,太打击自信心了!”卫国平抓着筷子一下一下的捣着碗底,由此便能看出来他到底有多郁闷了。
夺过卫国平手里的筷子拍在桌子上,陈山河呵斥道:“吃饭就好好吃,别糟蹋粮食!”
对于卫国平的开门红,陈山河并不怎么认同。
不过对于这个年代的破案设备以及各方面条件,他只能说真的太差了。
监控没有,光这一点儿就会给那些心存邪恶的人,无形之中增加了犯罪的几率。
因为只要你做的够好,完全可以做到没有任何破绽的犯罪。
比如,雨夜割喉案,一场大雨什么线索都冲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