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徽茵的表情上直接猜中了她有难言之隐。原本房门大开是为了显示二人的风光霁月,是为了女孩的声名所考虑。如今既然猜到她又难言之事,便将房门关上,这开与关皆是为了她。
“我想问先生,可有法子治牙。”
面对林徽茵的这个问题,顾城微微一愣,仔细看去,女孩的门牙确实有些挤压变形了。突然想起史料上记载的,后来的林徽茵确实牙型不美,而她后来留下的珍贵照片中,林徽茵几乎都是笑不露齿。
原本以为这是因为她所接收的教育相对传统,这一点在她的自传中也有说明。但如今在顾城眼中看来,牙型不好估计才是最重要的因由吧。
试问哪个女孩不爱美?
而林徽茵虽然自幼接收的是传统教育,但她随林长明满欧洲跑,可是见识过各种开放的风土人情,自然不是传统小家碧玉可比的。
这一点从原来的轨迹中她与梁思城成婚后经常在家中举办沙龙,便可知一二,《我们太太的客厅》里面的描述可是在当时的社会上声名远播啊。
当然,冰芯的这篇小说可说是上乘之作,情景与人物的描写,白描可入画,语言可传神,似得红梦真传
。小说脱去冰芯贯有的自我抒写风格,通篇充满了调侃与暗喻。在一个几千字的短篇中,描写了十余个人物,着墨不多,却是栩栩如生,个个鲜活。
她用看似温婉和调侃的笔调娓娓道来,实则却是在进行讽刺和抨击。
但却隐隐然将林徽茵、梁思城、徐志磨、金岳林一一对号入座。这在后来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特别是若有若无的影射林徽茵的描述,让当时的读者们觉得冰芯这是极为厌恶林徽茵。
但,真实的情况如何,不是曲中人又如何明白曲中真意?不过如今的顾城算得上是有机会参与其中了,也许,他能够见证这段掩埋在历史之中的隐秘也未可知啊。
看着顾城沉思的模样,林徽茵心中黯然:果然是不行吗?
顾城见她这幅表情便知她是误会了,“抱歉,我刚才是在想你的这个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我有三种方法能够解决你的困扰。”
林徽茵蓦的抬头看向眼前之人,三种方法?
林徽茵的苦恼之前也不是没有去找别人问过,但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能解决。这让她一度觉得无法解决本就应当如此,可今日,顾城之所言才真正让她意识到,也许眼前之人不仅仅是在医术之上建树非凡吧。
智齿这个问题,后世也是在数十年之后才得以解决,如今的世道,自然无人能处理了。想到这,顾城微微一笑:“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会陆续长牙,但到了约莫十六随后,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因此在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会长出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颗牙齿。这磨牙一般在~岁间萌出,具体时间因人而异。这颗磨牙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
智齿生长方面,个体有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应该有上下左右对称的4颗牙,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人会多于4颗。萌出的年龄差异也很大,有的人岁之前萌出,有人4、岁才长或者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现象。”
“智齿?”
林徽茵遍读中外学说,却从未听说过这个词。
“相传古代有一位君王,少年继位,已近成年时,又长牙齿,终日疼痛难忍,皇帝惊怪,问群臣主吉主凶。其中有一位溜须拍马之臣奏曰:“此乃智人之相也。”皇帝大喜,并赐金高升。这可能就是古代“智齿”名称之由来。其实,从医学的观点看,智齿是人类进化的必然。
当然,智齿并非指心智成熟才会长,而是成长的时段刚好是一般人心智成熟的时段而得以为名。”
“如果智齿长不出来,横长在了牙床里面,称为水平阻生智齿,一般会挤到外边的牙,让外边的牙极度拥挤,容易牙疼。由于空间不足,阻生的智齿就向各种不同的方向生长,一般与邻近牙齿形成角度。阻生的智齿可以引起牙列不齐,冠周间隙感染,张口困难,第二磨牙龋坏,严重的还可引起颌骨骨髓炎等。”
看着顾城神色严肃的解释,林徽茵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