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不大,比不得林府,但在后海这一代已经算不小了。原本也是两间院落被顾城拆了拆,重新建造起来的,占地面积也有近千平。
摘星楼是顾城设定的卧房,屋顶是一圈琉璃瓦,中间镂空,有点像南方土楼风格。
夏夜,躺在摘星楼顶,仰望星空,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享受。
“看着你这儿,我都想来住了!”
林徽茵侧头看了眼表情沉静的顾城,笑了笑道。
“那我得要扫榻相迎咯!”
“哈哈,那必须的!”
“那你想安排我住哪里?”
“主卧怎么样?”顾城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的看着林徽茵。
女孩腾的一下红霞满面,“想得美!”
一旁的孟晓冬见到口是心非的林徽茵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这妮子,叫你笑!”林徽茵一个虎扑,压住打算逃离的孟晓冬,挠着孟晓冬腰腹位置。
“啊,徽因姐姐,我再也不敢了!你...饶了我这回吧...啊,不能挠那里...啊!”
看着二女打打闹闹,在这个静谧的午后,显得有人气了些。
这样就挺好!
有时候,太清冷了也不好!
走着走着,另外四座景致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摘星楼便是住宅,藏书阁顾名思义便是顾城特意建造的一座卦楼,楼中藏书丰富,其中不拘传统古籍,一有西方各种学说书籍。墨池苑是围绕人工池建造的一处庭院,院中摆满了各种书画,案几上亦是堆放着一卷卷的空白宣纸,这也是顾城写书作画之处。
墨池苑过去是听涛亭,这里是距离后海最近之处,隐隐间能听到海浪之声。听涛亭中间摆着一座巨大的钢琴,当然除了这座钢琴之外,在四周还有其他乐器,不乏中式古琴、长萧之类。
而在听涛亭正对面,是一座颇大的山体,这可不是假山,而是顾城特意从城外运进来的真山,这山大体上也就三米多高,山的边上矗立着一座精舍,名曰观山。
观山精舍过去则是一个露天石台,走近一看,刻着坐忘二字。
这峰回路转的,石台已经绕了回来,离摘星楼不远。
如果说前面那些建筑,林徽茵都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那么这座石台,她是真的看不出来了。
仔细观察了一番,石台削的很是平整,四周空旷没有杂物。石台所对应的方位应该是正东方,难道是有什么她所不懂的寓意?
坐忘?
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郭象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唐孟浩然《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清钱谦益《<颜子疏解>叙》:“不违仁者三月也,不违如愚者终身也。忘仁义,忘礼乐,而至于坐忘也。”
其实,坐忘的观点,在佛道两派中都有相关的记载和论述。
不知道为何,遍观整座院子,最令林徽茵记忆犹深的便是那块刻着‘坐忘’二字的大石头。
至于最后那间小院,则是客房临渊阁。
总的来说,这天涯海阁,不乏具备“曲径通幽处,岁月人静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