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汉朝旧事 > 第23章 刘邦的征程

第23章 刘邦的征程(2 / 2)

仔细定睛一看,泪水竟止不住的往下流。

能不哭吗?有他在的日子日子过得是多滋润,没有他在的日子真是举步维艰。

张良呃,想死我了啊,想死我了啊,你来封信也好啊。我的军师呃,你是我老三的 左膀右臂啊,少了你,我成啥样了!刘邦一把鼻涕一把泪。

主公啊,张良也想你啊,但是路途遥远,没有办法啊。好在听说你来了曲遇,我便马不停蹄地赶来了。张良也是热泪盈眶。

好好好,见到了就好,比什么都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好好。刘邦边说边抹鼻子。 军师啊,您那韩国搞得怎么样了啊?

咳,来来回回的瞎折腾。张良长叹一声。

军师啊,某愿帮你恢复韩国的土地,但是你以后得不离我左右。

刘邦深深明白,要西入武关,没有张良,会很痛苦,很曲折。

为了张良,四月,刘邦攻打颍川(主要在河南省禹州市)。不久即攻破城池。在攻破的同时又得到一个好消息:秦将杨熊死了。秦二世追究他兵败退守荥阳之罪,将他斩了。

对于刘邦来说,这是好事,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刘邦可以一门心思先为张良的韩国梦多弄点土地,安慰一下他受伤的心灵。

此后,刘邦率军攻平阴,不胜,转攻雒阳,不胜,再转攻轘辕,总算有所突破,接着以一阵摧枯拉朽之势,拿下了故韩国十几座城池。

张良真的很感动。

韩王成来谢刘邦,刘邦令他居守阳翟,自己则继续西进,临走时给韩王成扔下一句话:小子呃,城池可以给你,可张良我一定要带走。

刘邦率军来打南阳。南阳郡守名齮(找不到姓),见刘邦来袭,本想立个大功,前去偷袭,没想到反倒被刘邦打败。

不得已,只得退入宛城坚守,宛城城池坚固,不好攻,刘邦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绕行十里,张良谏阻道:“我知道您想早点进入武关,可是路途上秦军众多,如果不拿下宛城,秦军在前,宛城在后,前后夹击,那我们就危险了。”

刘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宛城城池坚固,恐怕很难拿下,军师有什么好计策没?

张良附在刘邦耳边,然后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听得刘邦喜笑颜开,连连称妙。

刘邦下令全军偃旗息鼓,快速回军宛城,将小小的城池足足围了三圈。南阳郡守原以为刘邦军队早已离去,没想到第二天起来一看,宛城竟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次是死定了,死定了,反贼人多势众,迟早要城破人亡,罢罢罢,要死也不能死在反贼手里。昨日见刘邦军队远去,南阳郡守是大喜过望,今日见城池被围三匝,一时绝望,大喜大悲之下,心理混乱竟要拔剑自杀。

张良的“快速回军,偃旗息鼓,围城三匝”之策,足以让任何一个守将心理崩溃。

关键时刻,有一个人急喊住手。见是舍人陈恢,郡守放下了剑。

你叫我不要死,有什么计策吗?郡守眼中闪出一丝生的希望。

当然有,刘邦为人宽厚,您只要投降了他,便能保住性命和官位,也能保住一城百姓。

也是办法,那您可以帮我做说客吗?郡守有点犹豫道。

陈恢有备而来,自然答应,从城中缒下,去见刘邦。

陈恢见到刘邦,说道:“沛公啊,在下听说楚怀王有约,先入关中,就可立为王。可是您留攻宛城,宛城人多地多,老百姓都知道投降必死,所以坚守,您虽然兵多将众,但一下子也攻不下来,弄不好可能造成伤亡。如果您绕道不攻,继续西进,宛城军队从后面进攻您,贵军就要两面受敌。”

刘邦一听,十分无奈。陈恢偷偷瞥了瞥刘邦,见他是满副愁容,便知有戏,提高嗓门说道:“为今之际,不如招降郡守,封他爵位,令他守住宛城,同时带领宛城士兵一同西进,如此这般,沿途各县必定望风而降,沛公您的大业指日可待。”

陈恢也是很有见地的人哪!

听完陈恢的话,刘邦高兴的一拍大腿,喜笑颜开。

陈公,我的好陈公呃,我早就想招降了,可是没人疏通,现在只得麻烦您了。刘邦一脸媚笑。

陈恢回到宛城,跟郡守说明。南阳郡守很满意,下令开门投降。刘邦很守信,封齮为殷侯,恢为千户,仍留宛城。

刘邦在封赏上是从来不吝啬的,他手下的大将几乎都是每打赢一仗升一级,这也是别人愿意追随他的原因之一。

除了以上这些人,刘邦路上还碰到了王陵,吴芮将领梅鋗,魏将傅宽等,这些人才后来都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

刘邦招降宛城的消息传遍各个郡县,人们都开始传颂着刘邦的厚道,刘邦的守信。所以一路上各郡县大都兵不血刃,望风而降。而且刘邦的好不仅在此,只要是降了的县城,老百姓生活如常,秋毫无犯。老百姓很高兴,老百姓一高兴,那就不得了。

能让老百姓高兴的军队绝对是好军队。

刘邦的西路军开始有了王者之气。

西路军一路高歌猛进,终于到达坚固的武关。

武关者,咸阳门户也。古时候,要攻打咸阳,要么从汉中出,要么就从武关入,蜀道艰险,众所周知。所以首选是武关,一旦攻破武关,那么秦帝国,就要呜呼哀哉了。

刘邦望着前面气势雄浑的三秦要塞,突然意气风发,感慨万千。

伟大而血腥的大秦帝国,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那一晚,刘邦做了个好梦。

最新小说: 无敌七皇子 大夏摄政王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大宋第一侯 朕就是万历帝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大唐小兵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