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汉朝旧事 > 第58章 杀功臣二

第58章 杀功臣二(2 / 2)

信上的内容,让刘邦愣住了!

韩信死了,韩信死了!刘邦抓着信件,来回不停的踱步,表情时而欣喜时而阴沉!

他想起初见韩信,想起登台拜将,想起与韩信彻夜相谈,想起垓下之战等等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他很欣赏韩信的才能,但也很害怕韩信的才能。他打心底里感谢韩信,这大汉江山,有一半都是韩信打下来的。韩信的功劳太大,大得甚至让刘邦几乎寝食难安。刘邦不是没想过杀掉韩信,但是他实在下不了这个手。而现在这位爱将,却先走了,这个时候,他反倒有些不舍。

韩将军,或许这就是你的宿命!安息吧!朕也是被逼无奈。刘邦心里感慨道。

说起韩信的死,吕后与萧何是主谋。

刘邦率军出征后,据说韩信意欲给陈豨做内应,他会释放囚犯,攻进宫里去,杀掉吕后和太子。而这件事是由韩信舍人栾说弟弟向吕后密告的。栾说受了韩信的责罚,心中怨恨,便派遣弟弟去吕后那里告密。

吕后接到密报,大惊。吕后在各种险恶的环境中早就磨练出非常敏锐的政治嗅觉,她深知这种事情绝不会空穴来风,韩信对朝廷早有不满,那是人所共知,谋反并不奇怪。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个人不能为我所用,迟早会对我母子造成威胁,晚除不如早除。吕后暗暗地思索着对策。

危急时刻,她想起了老成持重的萧丞相。她赶紧召来萧何,告诉他事情的原委。

一场由吕后萧何联袂导演的阴谋正悄悄地展开。

他们布好了陷阱,就等着猎物一脚踩进去,而他们的猎物却对此一无所知。

吕后派遣心腹吏役假扮刘邦派来传捷报的信使,从城外绕进城内高呼捷报。群臣听闻捷讯,按规矩都前往宫中表示庆贺。韩信得报,心中一度郁闷,反倒称病不去。

萧何见韩信不来,于是假借探病为名,去韩信府上拜会,一见到韩信,萧何便说道:将军不过是小病,现在陛下传来捷报,将军宜速速入宫道贺,消除众人误会,如何却托病不去呢?

听了萧何一席入情入理的话,韩信只好跟随萧何入宫!

韩信前脚刚踏进宫门,早已埋伏好的武士便冲了上来,把韩信捆住,韩信大声道:丞相,这是为何?

萧何一心羞愧,也不答话,只能悄悄地走开了。

韩信被武士带到长乐殿中,只见吕后早已正襟危坐,。吕后见韩信被抓了来,喝道:有人告韩将军与陈豨同谋,意图谋反?

韩信回道:“此话怎讲?”

“陛下活捉陈豨,审讯之下,陈豨供称你为主使,且你的舍人也有密告,休想抵赖!”这话吕后早已想好,听起来言之凿凿。

见韩信还想申辩,吕后唯恐夜长梦多,赶忙命令武士将韩信押到长乐钟室中,就地处死!

韩信死前悲呼道:悔不听蒯彻言,为尔女子所诈,岂非天命?

随着吕后一声令下,韩信已是人头落地,死时只有三十三岁。

吕后并未禀报刘邦便处死韩信,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幸福,她失去了宠爱,她不能再失去权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有一句对联更能概括韩信短暂而传奇一生:生死一丞相,存亡两妇人!

这里的两妇人指漂母和吕后!

吕后秉着除根勿尽的原则,灭了韩信三族。也有传言说,萧何自感愧对韩信,保住了韩信的一个儿子,为了安全起见,萧何将韩字去掉一半,给此子取姓为韦,把他送到了江南寄养,因此,韩信成了韦姓的一个远祖。更为有趣的是,据说金庸先生看到这段历史,突发奇想,创作出了韦小宝这个不朽的形象,韦小宝玩弄当权者于股掌之间,也算是给韩信鸣不平吧。

刘邦到了长安,问起韩信有什么遗言,吕后据实回答。没想到吕后刚说完。因韩信的死积压的那种且喜且忧的复杂情感一下子迸发出来,而他的发泄对象就是蒯彻,他大怒道:赶紧把蒯彻给朕抓来!

蒯彻被抓到刘邦面前的时候,刘邦看了他一眼,相貌普通,看不出有什么道行,便懒得问他,命武士将他推出去斩首。

蒯彻并不慌乱,他高叹几声!

作为辩士,他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嘴皮上的功夫,这种人只要给他们开口说话,他们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没有不被侃晕的。

刘邦见他有话要说,便下令先等等!

蒯彻知道刘邦杀他的道理,刘邦是想在把自己成为牺牲品,以儆效尤,让天下人看看做乱臣贼子的下场。

既然你要忠义,那我就用忠义把你侃晕。蒯彻心想道。

蒯彻一阵忽悠,什么“当是时也,不知刘项,只知齐王”等等。结果,刘邦被说服了,蒯彻成功地用嘴皮子证明了自己也属于忠义之士。

刘邦将蒯彻当庭释放!蒯彻因为名气,后来被齐相曹参请去做僚属。

这个小插曲告诉我们,口才得好好练,生死关头用得着。

最新小说: 穿成土匪?那就造反当皇帝!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史上第一豪横 认真躺平,佛系宫斗 割鹿记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毁灭吧!我的恶魔室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