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汉朝旧事 > 第82章 七国之乱2

第82章 七国之乱2(2 / 2)

刘启的思维钻进了牛角尖中。

刘启认为,朝臣们不愿意主动开口的原因在于他们害怕晁错。

问题严重了!

刘启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内忧外患的情绪。刘启虽然隐约意识到了朝廷问题所在,但因为身在其中,他却没能真正悟透,朝臣们害怕的不是晁错,而是晁错背后巨大的身影,这个身影就是他自己。

没有他的纵容,没有他的宠信,晁错能有这样的威慑力么?

刘启耷拉着脑袋,依旧望着留着飘然长须的晁错,心中竟然生出一丝陌生感。

猛然间,晁错干咳几声,朝堂精神为之一振。

大臣们竖起耳朵,生怕漏掉当朝第一权臣口中的任何一个字。

晁错高声道:“臣以为,贼势极大,陛下应当御驾亲征才是!”

晁错话音一落,议政大殿再次炸开了锅。

挺晁派纷纷称赞这是好办法,可以提高前方士气,震慑反贼。反晁派则不屑一顾,本以为晁大人会有什么妙计良方,没想到整了半天整出一个狗屁办法,可笑至极。

刘启也是被这条建议给惊呆了,自己虽说骑射皆通,可毕竟从没上过战场,也不懂行军打仗,要他御驾亲征,那是一万个不愿意。

“朕御驾亲征,那谁来守国都?”刘启的问题表明了他否决了晁错的提议,他自己儿子小,因而没立太子,如果他要御驾亲征,长安城里就找不到有资格的人来担当坐镇国都的重任。

晁错一时也是急糊涂了,刚出了个馊主意,接下来又给出了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的答话。

晁错淡然说道:“臣当留守,陛下可出兵荥阳,据形胜之地据敌,暂时放弃徐州潼关一带,等叛军锐气自减,陛下以逸待劳,一举平叛!”

刘启听得错愕不已。

这像是臣子说出来的话?这话能出自晁大人之口么?晁错虽说是自己的老师,有师生之谊,但师生之谊怎能违背君臣之道?当皇帝的去上前线,而当臣子却躲在后方坐镇。这成何体统?即便留守,也应该是太后留守,太子留守,怎能说是你晁错留守?况且你来留守,要是你在背后捅一刀,那朕不就完了。

刘启继续耷拉着脑袋,脑海里浮出一连串的问号。但碍于师生情面,他也不便反驳,只能沉默不语。

虽说他为政经验尚浅,但他心里还是很清楚,晁错的谏言是万万不能采纳的,龙椅是随时都必须粘着自己的屁股的,要是照办只会死得更快。

晁错的光芒在刘启心中迅速地退却,最终慢慢地黯淡下去。

半晌无语,刘启的目光不断地在朝臣脸上扫过。

难道朕的朝堂就没有一个真正的救世大才吗?难道朕真的只能坐以待毙呢?

刘启的心中第一次体会到了父亲当年求才若渴的心境。

突然,他的眼睛定格在一个身穿重甲肃然而立的将军身上,朝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唯独他却始终垂拱肃立,若有所思。

这位中年将军正是骠骑将军条侯周亚夫。

刘启猛然记起父亲弥留之际留下的遗言,“事急,可用周亚夫为太尉”。

刘启召周亚夫出列,二话不说,并在众人的惊疑中当廷拜周亚夫为太尉,命他全权负责剿灭判乱事宜。

没想到,周亚夫仿佛早有预备,毫不推辞,爽快地应承了下来。

这一天终于来了,从相士预言到文帝遗命,从父亲教诲到朝廷厚望,我周亚夫,只有一个使命,迎接挑战,为国赴命。

刘启长舒一口气,他用坚定的眼神告诉新任的太尉。

国家兴亡,就托付给你了!

最新小说: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无敌七皇子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大唐小兵 大宋第一侯 大夏摄政王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谁给大明续命了? 谍海青云 朕就是万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