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汉朝旧事 > 第122章 马邑之谋2

第122章 马邑之谋2(2 / 2)

埋伏在马邑的汉军前哨侦察到了匈奴大军来临,各军迅速地进入阵地,作好了最后的准备,只等着匈奴人一脚踏进陷阱,他们便要杀匈奴人一个片甲不留。

按匈奴骑兵的速度,不出一日,他们就能赶到马邑,换句话说,明日的此时,便是大战打响的日子。

然而,匈奴大军的行军速度却并不如往常的迅捷,因为军臣的心里,始终有种不踏实的感觉。天晓得,这会不会是一场阴谋?聂翁壹毕竟是汉人,汉人的话真假难辨?不过,马邑城的确是块肥肉,放过了实在可惜。

军臣单于在下令放慢行军速度的同时,不断派出斥候前去打探,希望能得到更加确切的情报。

一路上,有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军臣单于的注意,他发现行军沿途居然没有人放牧,这要在以往,即便是一路杀过去,也能时常看到成群的牧羊和惊慌失措的老百姓。然而,现在却大是不同,沿途太安静了。

军臣单于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正在此时,将士来报,发现汉军亭堡,堡内只有数百军士。亭堡是边境的一种哨所,负责警戒,瞭望敌情。

军臣单于大喜,马上命令道,“立即拿下来。”

在匈奴士兵强悍的进攻下,三下五除二,亭堡就被拿下了,汉军尉史被活捉,在死亡面前,这位尉史作出了投降的选择,而正是这个选择,让马邑之谋所有的部署功亏一篑。

尉史向军臣报告说马邑有数十万伏兵。

军臣单于听后大惊,额上冷汗直冒,大呼上当的同时,对投降的尉史道,“吾得尉史,天也!”

军臣单于命人扶起正吓得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尉史,宣布了一项让所有人都目瞪口袋的命令,他任命此人为“天王”,以后可以接受匈奴老百姓的膜拜。

汉奸尉史因祸得福,一时半会儿没回过神来,心想刚刚还是命悬一线的囚犯,现在成了“天王”,这真是八辈子捡来的。

到此为止,马邑之谋算是彻底破产了。

匈奴大军迅速地退回了大草原。

在马邑城打埋伏的韩安国等人,左等右等,什么匈奴大军,连个鬼影都没看到,后来得知匈奴正在退出武州,连忙派骑兵追击,不过,一切为时已晚,匈奴人已经出塞了。

大行王恢原想使用骑兵快速追击,袭击匈奴辎重,左思右想之下,考虑到手中只有三万骑兵,也放弃了念头。

马邑之谋的结果确实成了一次集体打酱油的军事行动,匈奴人一个没见着,大军的粮草物资却耗费了不少。

奏折送到长安,刘彻将它摔得粉碎。

这是他第一次打匈奴,这是他的荣誉之战,是朝廷的翻身之战,而如今,一切的谋划都成了笑柄。

对于刘彻来说,这是最坏的结果,哪怕是没了败仗,死点弟兄,他也不至于如此震怒。廷议时大臣们一边倒地反对出兵,而他以一己之力支持了王恢,希望王恢能拿点业绩出来给他脸上贴金的时候,王恢居然交了白卷。

刘彻没有直接下诏斥责王恢,他要将怒火当着王恢的面倾泻出来。

王恢早就猜到天子会震怒不堪,对此,他早就想好了托词,他认为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他也没有去攻击匈奴的粮草辎重,虽然一无所获,但陛下的将士们得到了保全,一旦开打,难免死伤!

王恢的托词避重就轻,不过刘彻可不怎么好蒙骗,他一听王恢的话,就明白此人在狡辩,所以也不再废话,把他交给廷尉府定罪。

廷尉府很快就给出了定论,王恢“逗桡当斩”,也就是做事如儿戏。

严格来讲,这个判决还是很准确的,虽然谋略失败,有客观因素存在,但问题在于他承认错误不够诚恳,自我批评的态度实在让人失望,所有才有了死刑的判决。

王恢获得了死刑的判决,但他不想死。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丞相田蚡。

众所周知,跟田蚡最好的沟通方式没有别的,用金银财宝开路就行。王恢凑了数千金送到了丞相府。

田蚡当然很爽快地收下了,不过这么大的事,他却不敢直接去找刘彻说情,而是找到了皇太后。

顾念亲情的皇太后也不想管弟弟出于什么目的帮王恢说情,她只是心想既然弟弟开口了,那就要把他的话带给儿子。

王太后找到儿子,把田蚡的意思婉转说了一遍,不过,刘彻则当场拒绝了。

结果,也正如大家所料,王恢死了,自杀。

最新小说: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无敌七皇子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大唐小兵 大宋第一侯 大夏摄政王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谁给大明续命了? 谍海青云 朕就是万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