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皇帝突然发出的感慨,齐泰和黄子澄对视一眼,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这样说。
“两位爱卿,刚才宋爱卿来报,我那三个堂兄弟在院墙内埋怨朕不讲亲情,就连我那只知道舞刀弄枪的堂弟朱高煦都念出了“最是无情帝王家”这样的诗句,难道朕作为一国之君就连亲情都不在意了吗?
朕初登皇位,接二连三逼死自己的亲叔叔,如今又囚禁自己的弟兄,天下之人如何看待朕?朕又如何御极天下?”
齐泰和黄子澄目瞪口呆的看着朱允炆,心里暗想
陛下是不是为了找借口放人,故意编出来的理由啊?
他们可不相信燕王那个只知道挥刀杀人的莽夫二儿子,竟然能借诗句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那朱高煦就是个武夫丘而已,怎么可能!
不过两个老狐狸铁了心要削藩,并不希望此时的皇上去念及什么皇家亲情,干就完了!
“陛下,三人私自议论皇家,更是埋怨陛下不是,臣请求将三人押入大牢。”
朱允炆有些发火了,眉头微微皱起,不悦的说道
“我知道二位爱卿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可就算削藩成功,朕落得个弑兄杀父的恶名,百姓会如何想?这江山如何稳?”
“这.....”
两人被说的哑口无言,但深知道这个时候要不得妇人之仁。
“陛下,削藩成功,江山永固,陛下到时只需大赦天下,百姓不会计较您做的这些事,他们自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朱允炆大手一挥,阻止了两人的劝说,对着侍奉太监说道
“传朕口谕,即日赦免朱高炽,朱高燧,朱高煦三人,遣送回北平,让其一家团聚。”
黄子澄迅速跪倒在地,急切的劝解道
“陛下不可啊,这是放虎归山啊!”
“无需再议,朕有些乏了,两位爱卿下去吧。”
黄子澄还想再劝,却被齐泰拉了拉衣角,对上齐泰异样的眼神,黄子澄只好作罢。
离开御书房后,黄子澄疑惑的看向齐泰。
“齐大人为何不再劝说陛下收回旨意,你我心里都明白,一旦三子回到北平,燕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齐泰抚了抚胡须,眼色阴冷的说道
“陛下年幼,心性纯善,不知燕王诡计,再劝下去只会让陛下厌烦,但我等作为陛下臣子,自当替陛下未雨绸缪,如今削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绝不能就这样袖手旁观。”
“齐大人的意思是......”
黄子澄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齐泰却摇了摇头。
“三子不能杀,那样只会加快燕王造反的脚步,不过陛下答应放了三子,我们可半路拿下,藏在一处偏僻之所即可,同样可以牵制燕王。”
黄子澄恍然大悟,对着齐泰深深一躬。
“还是尚书大人想的周全,小臣受教了。”
“客气话就别说,我等赶紧回去商议劫道的人选吧。”
两人匆匆忙忙的离开了皇宫。
就在两人回到府中不久商议后不久,宋忠就出现在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