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太子!”
一队漂亮小宫女迎面走来,远远顿足,等朱曌带着祁同伟、钟小艾靠近时,整整齐齐,微微一福行礼。
钟小艾和祁同伟都麻木了。
等朱曌轻嗯一声,小宫女们走远,钟小艾感慨道:“万恶的皇子啊!”
一路走来,这样的事情,已经不知遇到了多少。
他们也是真正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皇权的绝对威严!
这种感觉,是史书、影视这些传播途径完全无法展现的!
行走在皇宫中,每一个细节,都在不断的向他们展示,皇权的绝对权威!
就连一草一木,脚下的地砖、沿途的建筑,都无声无息的展现皇威!
祁同伟笑笑,故意说道:“小曌作为大明皇子,将来还要三妻四妾呢。”
闻言,钟小艾看向朱曌。
朱曌没好气的瞪了眼祁同伟,岔开话题,指着前面说道:“前面就是大明洪武时期,最有名的大本堂了。”
“也只父皇一朝办过大本堂。”
历史上,大明的二代虽然没有发生什么十龙夺嫡之类的事情。
但无论是放在大明三百年历史。
亦或是放在整个皇权历史中。
大明的皇二代,都算是出类拔萃的。
不说十三塞王。
其他皇子也绝不是庸碌无能之辈。
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很简单,父皇花费了很大精力去培养他们。
大本堂的作用,绝对绕不开!
可惜,没有形成制度。
老四和允炆这对叔侄,为了皇位的斗争,皇权的更迭,破坏了很多父皇设立的制度。
老四登基后,因为得位有那么点不正当的缘故。
需要笼络士人之心。
就连父皇耗尽心血,编写的《大诰》都直接束之高阁。
《大诰》怎么说呢,应该算是一部在明法基础上,根据执政经验,形成的一部明法补充法。
其中涉及官员贪赃枉法、懒政怠政、豪强兼并土地、地方乡绅超出宗族法,侵占朝廷权力、脱避粮差……
这些都是执政过程中的具体案例。
具有代表性、现象级、细分化、差异化的案例。
是明法无法完全有效兼顾的。
《大诰》则是专门为这些具体案例,提供了有法可依的标准。
虽然,大诰中有很多父皇的个人色彩。
甚至惩罚过于残酷。
但把大诰束之高阁,绝对是巨大的损失。
从允炆和老四把大诰束之高阁后,据他查阅现代的各种资料,终大明一朝,再也没有出现,类似大诰这种,明法补充法了。
作为政法学院的双杰之一。
朱曌很清楚,补充法的重要性。
类似大本堂、大诰这种好制度,被丢弃的现象,建文到永乐这段时期,很多很多。
朱曌摇了摇头,收敛思绪,看向钟小艾二人。
钟小艾笑道:“高老师讲过大本堂,说伯父设计的大本堂制度,其实是十分先进的皇族培养机制。”
“我想看看。”
作为学霸,钟小艾很想看看,能被很多老师都称赞的大本堂制度。
祁同伟也点点头。
朱曌笑笑,在前面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