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朱棣、朱棡等诸王下了马车后,来到前面坐下。
朱棣看了看后面的读书人,惊讶道:“人真不少,今天之后,祁先生怕是要扬名天下了。”
朱棡点头道:“也不知,祁先生今天先讲那个。”
“我更好奇,如何证明烛火燃烧和人呼吸是需要同一种元素,那个叫氧气的。”
“还有,这空气摸不着抓不住,如何测量,氧气的多少?”
……
朱棡提及测定氧气实验,一群皇子们都加入了议论。
于此同时。
国子监门外。
毛骧驾着马车赶来。
朱曌和钟小艾下车,看到里面乌泱泱的人群时,两人全都惊呆了。
钟小艾惊道:“祁学长的第一节课,这么多人听?”
朱曌笑着摇头,“我也不清楚,咱们先去找同伟。”
毛骧的带领下,朱曌很快就来到了国子监博士先生们平日休息的班房。
班房内,不知祁同伟一人。
还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是宋濂。
另一个钟小艾不认识。
朱曌却认识。
他老师刘伯温!
刘伯温看到朱曌时,脸上诧异之色一闪而逝,随即和祁同伟、宋濂二人一起行礼:“拜见太子!”
祁同伟脸上带笑。
朱曌知道,这里除了宋濂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外。
老师刘伯温也认出,他不是大哥。
朱曌尽力办成大哥的样子,笑着道:“不必拘礼了。”
朱曌看了眼刘伯温。
现在不适合和老师说话。
于是,朱曌吩咐道:“孤想和祁先生单独说几句话。”
“臣等告退。”
宋濂、刘伯温离开。
祁同伟快步走过去,看了眼钟小艾,有笑着冲朱曌打趣道:“久等不见你们,我还以为你们玩的乐不思蜀,不来见证我在大明的第一次授课了。”
钟小艾被打趣的微微脸红。
朱曌脸皮够厚,笑道:“你这节课,规模、声势可大了出乎我的意料,是不是整个金陵城的读书人都来了?”
闻言,祁同伟意气风发,却不是谦逊,笑道:“陛下推进大明改革的决心很大,特意为我造势。”
“且宋老不拘泥于儒墨道统之争,给我一个,大的让我诚惶诚恐的评价……”
朱曌认真的当个倾听者。
祁同伟说道最后,笑着认真说道:“小曌,谢谢!”
朱曌笑了。
笑着给祁同伟胸口来了一拳,“你能适应大明的氛围,喜欢这里的氛围我很高兴。”
“不过,无论是在哪里,人都分好坏,现在你遇到宋老,我老师刘伯温这些人,都是胸怀宽广的。”
“将来,不,或许马上要开始的公开课,你就会遇到那些心胸狭隘之辈。”
“而推动大明工业化的舞台虽然足够大。”
“但这个舞台上的荆棘困难也更多!”
“我很期待,你在这个舞台上,披荆斩棘,演绎一段让大明后人永远铭记的精彩人生!”
祁同伟郑重点头。
三个人又谈了会儿,祁同伟就去忙开课前的准备。
钟小艾看着祁同伟离开的背影,沉思道:“学长,再次见,我感觉祁学长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