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指着黑板上氧气的符号:“我们墨家用这个符号表示氧气。”
话落,祁同伟指挥两个人将其中一个玻璃缸抬起。
接着,祁同伟把一根手臂粗的大号蜡烛递给朱棣,“请燕王拿着这根蜡烛进入玻璃缸内。”
“待会儿,听我的安排,在第一时间点燃蜡烛。”
朱棣点点头,毫不犹豫,按照祁同伟说的,钻到玻璃缸内。
玻璃缸重新倒扣在地上。
“这是做什么?”
“太放肆了!竟然把一位堂堂亲王扣在方寸之地!”
……
这一幕,让很多人好奇之余,也引发了许多人诋毁议论。
朱曌听着不由皱眉。
这就是困难。
华夏传统文化中,有太多限制科技发展的条条框框了。
什么尊卑贵贱、道德伦理。
当然,这也不止是华夏。
他相信,斯达林、罗瘸子的情况也差不多。
华夏有文化形成的枷锁。
他们有宗教枷锁!
祁同伟也听到了,对此他也早有心理准备,不管众人的议论,吩咐人抬起另一个玻璃缸。
把同样手臂粗细的蜡烛点燃,固定在地上。
在指挥抬缸的人将玻璃缸倒扣在蜡烛时,同时提醒朱棣:“王爷,现在点燃你手中的蜡烛。”
早准备好的朱棣,立刻用火折子点燃手中蜡烛。
两个玻璃缸都扣在地上。
祁同伟立刻吩咐人,用准备好的黏土,把缸口和地面接触的缝隙密封好。
这时,朱曌身边的兄弟们,身后的朝臣们,也坐不住了,纷纷起身。
祁同伟开始阐述原理:“这个实验,我们墨家称之为对照实验。”
“假设,人和烛火燃烧,都需要空气中同一种物质。”
“那么,燕王所在的密封玻璃缸内,会发生什么现象?”
“四哥缸内的蜡烛会先熄灭!”宁王朱权大声说道。
祁同伟笑着点头:“对,如果假设成立,燕王所在玻璃缸内的蜡烛会最先熄灭。”
“因为两个缸内氧气的含量是一样的,假设成立,燕王所在缸内,蜡烛和燕王都要消耗氧气。”
“反观左边的缸,只有蜡烛燃烧在消耗氧气。”
祁同伟解释清对照原理后,就不再说话。
这种对照实验太新奇了。
这时候,诋毁议论声也消失了。
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盯着两个玻璃缸。
没用太久,朱棣就瞪大眼,惊讶看着双手捧着的蜡烛火苗,火头渐渐变小。
他也感觉有些憋闷,呼吸不顺。
他都不敢动,生怕抖一下手,蜡烛就灭了。
可还是没有坚持太久,蜡烛就熄灭了。
祁同伟第一时间让人搬开玻璃缸。
朱棣从里面出来,看着左边玻璃缸还在燃烧的蜡烛,激动道:“祁先生,你们墨家氧气之说是真的!”
祁同伟笑着点点头。
并未说话。
直到又过了片刻,左边玻璃缸内的蜡烛熄灭。
“墨家的氧气之说是真的!”
“原来,我们呼吸的空气和火燃烧需要的是同一种物质!”
“墨家避世千年,来势汹汹啊!”
……
震惊的议论声随即响起。
“祁先生!”
就在众人议论中,一名只有十三四的少年士子突然走出来……
求鲜花、月票、评价、评论。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