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了,我们一直还在延续汉朝的瑰宝,若是你说的曲辕犁真有那么伟大,那咱们大唐兴许能赶超汉朝一大截。”
“你方才说隋炀帝毕生之志是‘尚秦汉之规摹’,朕又何尝不是呢?”
李闲笑着道:“要孙儿看,皇爷爷一定能朝秦皇汉武,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千古一帝。”
李世民笑道:“千古一帝……朕兴许还配不上,污点太多咯。”
他很豁达,到也不注重这些名声,一句污点太多了,眼中却饱含沧桑和不甘。
年幼时犯的错,要用一辈子来磨平,可历史是磨灭不掉的,这些道理他都懂。
他叹口气,道:“能让百姓过些好日子,能功在当代,就是朕这辈子最大的期望了。”
李闲有些意外,李世民竟没有好大喜功,追求许多缥缈无用的东西,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很踏实。
“朕这辈子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他看了一眼李闲,才缓缓地道:“纵观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各个都是有为君主,可是历三代以后,就很难出现有作为的君主了。”
“当然,汉武帝不算,他是个伟大的帝王,姑且抛开他吧。”
“你知道为什么三代后,很难出现有为的君主吗?”
李闲已经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政治智慧,李世民的话,他都能接上,上次高士廉的话,他都接的风轻云淡。
这些政治家为什么喜欢和聪明人说话,因为不累,因为一个微妙的暗示,对方就能诠释一切,这附和执政者保持神秘威严树立权威的需求。
没有执政者不喜欢聪明人。
李闲沉思一会儿,才道:“这应当就是打天下和守天下的区别吧?”
“诸葛亮说,先帝创业艰苦……嗯,浅显点说,和农家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老一辈的人总会为了后人着想,他们活的苦一点,将田地耕种好点,让家庭富裕点,好将基业留给后辈。”
“后辈得来的东西实在太简单了,不知晓珍惜,不懂创业之苦,久而久之开始奢靡骄淫,所以才会有皇爷爷口中过三代再难出有为之君的局面?”
李世民颇为意外,眯着眼,道:“好啊!说的好!你小子真的让朕很意外,一次又一次的意外!”
李世民话语中丝毫不掩饰对李闲的欣赏。
如果说以前是一名长辈爷爷对孙儿的喜爱,那现在就是一名君王对皇室子孙的政治和智慧上的肯定了!
湖心亭上,李世民和李闲正在随意闲聊,一名北衙禁军的中郎将面色凝重走来。
他贴耳对李世民说了两句,李世民面色陡然大变,整个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蹿红,雷霆大怒。
“混账!”
李闲还未见过李世民如此盛怒的样子,他忙道:“皇爷爷,消消气,怎么了?出啥事了?”
李世民阴沉着脸,淡漠的道:“你东宫,有人做了叛徒!呵呵,好,好啊,好胆!”
.....................................................................................................
p: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