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悠闲人生:我有万亩草原 > 第三百三十四章 玉米亩产破纪录?这是在草原?

第三百三十四章 玉米亩产破纪录?这是在草原?(2 / 2)

也可以把玉米粒全部都搓下来,然后放在粮仓。

不过放在粮仓容易闹耗子,还是先整个整个的保存比较好。

此时此刻,江风穿着一身干活儿的工装,戴着袖套和帽子。

他对网友们说道:

“七八月份的玉米最好,又好吃又有营养。”

“别看现在玉米多,要是给人吃的时候,还给梅花鹿和黑熊吃,估计也就吃一两个月。”

“到时候我会看情况,要是自己都不够吃,就得少喂点动物们。”

听到江风的话,网友们又打起了主意。

【场主,给我们寄过来几个吧!】

【这玉米看着真好!】

【这都是怎么种出来的!】

【我是锡盟当地人,玉米能种成这样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看到有些人想要吃玉米,江风笑道:

“好玉米一根也就几块,大家还是网上买吧,太折腾。”

这个时候,毛登管理区的人和农研所的人都过来了。

农研所来的人是研究玉米的教授阮元武。

他们没有特别的事情,就是在给玉米称重,计算亩产。

一般的大型农场,每年都会统计作物的亩产数量。

比如玉米亩产多少斤,小麦亩产多少斤等等。

作为丰收的记录。

不过江风是牧场,统计亩产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怎么样阮教授,亩产统计出来了吗?”

江风也好奇自己的玉米产量。

他手中拿着一根大玉米,玉米被绿色的玉米皮完全的包裹住,特别紧致。玉米个头也很大,沉甸甸的。

这玉米一看就是好玉米。

阮元武的脸上满是佩服。

“测出来了,黄甜玉米的亩产是1.5吨,这边最高记录是1.48吨,破纪录了。”

“这玉米个头真大,还饱满,能破纪录也是正常。”

阮元武惊叹道。

闻言,江风也有些惊讶。

“破纪录了?”

“这我倒是没有想到。”

阮元武又说道:

“白糯玉米的亩产1.3吨,也非常好。”

“你这种植水平真的厉害。”

江风笑笑,也没有多说。

网友们听到二人的对话。

这几个人就在玉米杆子旁边说话,神色轻松,有一种农业人独有的忙碌和悠闲。

【场主的玉米亩产破纪录了?】

【看他手里那玉米就知道了,一般哪有这么大个的。】

【寻常玉米比矿泉水瓶子小一圈,他种出来的要大一圈,还饱满,亩产肯定高!】

【场主真是不声不响干大事!】

破纪录尚且没什么说的,因为玉米的形状多种多样,要是奔着亩产去,是能产出一些个头大的玉米的。

但是味道、口感、营养就要另说。

阮元武又是说道:

“接下来就是看看味道,一般个头大的玉米,口感上会差一点。”

“不知道这种玉米怎么样。”

“要是口感好,我觉得可以研究改良一下,毕竟,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还是不太够,多一种粮食储备资源会更好。”

阮元武考虑的是玉米发展的大方向,毕竟是公立农研所的教授,所以站得高度更高一些。

民间还有很多私人的粮食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就是卖蔬菜种子和粮食种子的,他们就更考虑经济效益。

“这好办,一会儿拿回去煮几根就好了。”

江风在一旁回应道。

毛登牧场的人在一旁,剥开一个玉米,看到玉米颗粒又大又饱满,好奇道:

“这玉米粒这么大,喂了动物能消化吗?”

听到他这么说,江风和阮元武都是有些错愕。

显然,这个人并不懂玉米投喂的技巧。

阮元武解释道:“给动物喂玉米,哪有直接搓下来就喂的。肯定要处理过后,或者粗略粉碎才行。”

“所以,玉米的颗粒再大也不影响。”

“喂鸡,喂羊,都是粉碎后的。”

闻言,毛登牧场的人才明白过来。

接下来就是尝尝玉米的味道。

江风也不客套,让哈丹回去,把他昨天摘下来的30多根玉米都煮了,拿过来给大家吃。

大家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下。

两种玉米都煮了一些。

接着,大家继续在里面往下摘玉米。

阮元武又说道:“这秸秆也能做青储饲料吧,草原种玉米,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留着这秸秆过冬,吃玉米的反而少。”

江风点点头:“肯定要处理,我打算直接卖给草料公司,我这牧场不缺草料,秸秆肯定不如牧草好,我也用不到。”

“打算卖了。”

两人闲聊着。

粮食是人生活的基础,对任何一个国家,粮食的储存都非常重要。

玉米就是一种基础的粮食。

不仅可以蒸煮,还能烤着吃,爆玉米花,做甜食,而且可以磨成玉米面,做各种面食。

玉米还特别好储存。

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人种玉米。

玉米对农业人来说,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回到大明朝创业 诸葛亮带着捕鱼游戏在三国 退婚当天,豪门大佬拉我去领证 香江警察,开局破获行尸运毒 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 红楼:家族修仙,开局真气化龙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此心昭昭 1971:娶女知青,狩猎兴安岭 四合院:截胡秦淮茹,虐翻众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