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明臣工(1 / 2)

很快,一周时间过去,因胡惟庸案而受到牵连的官员、地主乡绅被抓了万千余人,不过这些人相比历史上胡惟庸案差得远,历史上胡惟庸案牵连甚广,时间跨度也较长,共牵连万多人。

这几天,李景隆带着工部派来的工匠见了朱雄英,纺纱机也已经制作出来,经过实验后发现纺纱速度是以前的十几倍以上。

而纺纱厂的地方也已经确定,就在东城郊外的一处村子边上,村子大概有不到人左右。纺纱厂的厂房建设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预计再有最多一周就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

而到时候工部也会制作出一批纺纱机。

而之前早朝上为宋濂求情的偰斯被朱元璋挑了个小毛病,迁为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虽然发音一样,但是要知道吏部尚书负责官员的考核升迁,可以说是大大的实权部门,而礼部尚书确实主管国家的礼仪,祭祀,教育等。

而朱元璋又是一个喜欢给别人定规矩,自己不遵守规矩的人,从他的自称咱就可以看出来,因此吏部尚书迁礼部尚书必然是不受恩宠。

此时的早朝,可以说是大殿内人员稀稀拉拉,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大臣们上朝之前,都是写好遗书,留在家里,以防从此天人两隔。

人心惶惶之际,很多大臣也知道宋濂是在太子朱标的保护下得以幸免,虽然有个汉语拼音的借口,但在未见到汉语拼音的威力时,大家普遍的把功劳算在了朱标身上,以为是朱标和朱元璋二人唱的双簧。

而这也是朱雄英上次让朱标跪在奉天殿外的目的,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可以一人红脸,一人白脸,这样也方便于朱标拉拢群臣,当然朱标拉拢群臣并不是要造反,只是安众大臣的心,让他们用心办事。

因此,很多入狱的大臣的亲朋好友,没有入狱的大臣,都是有事没事的到朱标或者太子妃常氏这里来凑热闹,入狱的大臣的亲朋好友是希望看能不能给好友找到一线生机,没入狱的是希望万一入狱了太子能保他出来。

这天,太子府内是高朋满座,刘三吾,吏部尚书阮畯、户部尚书范敏署、礼部尚书偰斯等人为首,谈论着国家政务。

处理完政务后,只见刘三吾起身对着太子长身行礼道“太子殿下,现在胡惟庸案已然牵连万多人,但是实则有不少人只是牵连其中,毕竟之前胡逆为宰相时,大家少不了要和胡逆公务来往,只是因为这个就被锦衣卫抓到诏狱里,而进到诏狱里,又有多少人能够不被屈打成招呢。”

说到这里,刘三吾顿了顿有道“臣恳请太子殿下向陛下奏明此事,不可被锦衣卫蒙蔽啊,还部分朝臣一个公道啊。殿下。”

说着说着,刘三吾便不由得流下了眼泪,其他大臣也是赶紧跟着一起求情起来。

“唉,诸位臣工的想法孤也明白,可是此事实在难办,想来诸位还记得上次孤的表哥曹国公李文忠吧,他就是因为为入狱的淮西武将们求情,结果被父皇革职。”朱标故作无奈状。

“我也明白,诸位是看孤救下了宋先生,故此想着也许会有希望。但是说说宋先生吧,其一,宋先生是父皇亲自请来给孤当老师的,因此父亲对其也是很敬重;其二,宋先生研究的汉语拼音诸位也是有所耳闻,父皇对此是寄予厚望;其三,宋先生与胡惟庸并无牵连。因此才被赦免,像是稍微有牵连的宋先生儿子孙子也在监狱内关押着。其他臣工,你说让孤如何去救。”

众人长吁短叹一阵,却也是毫无办法,只能作罢各自回府去了。

当天晚上,刘三吾府内,吏部尚书阮畯、户部尚书范敏署、礼部尚书偰斯等下午在东宫的那些大臣又是齐聚一堂。

只听户部尚书范敏署说到“难道,真的看着这么多无辜的同僚被胡逆牵连,而我们毫无办法吗?”

户部尚书范敏署之所以一直关注此事,是因为其小舅子也被牵连在内,而他丈人家就剩下他小舅子一人,且还没有成家,如果小舅子因为此时被杀,那他老丈人家可以说是绝后了,因此最近只要一下班回到家中,他家中的母老虎就会问能不能救出自己的弟弟,搞得最近他是有家不想回啊。

礼部尚书偰斯却是慢悠悠的开口道“老夫看来未必没有办法,如果太子殿下铁了心救不了这些人,大可不必对我们说宋先生的事情。”

最新小说: 原神:开局五行神之眼 灵乱三国 一人:我加载了八奇技模组 皇城根四合院小石头 异世重生之极品太子 都市极品修仙少爷 我,胡亥,打造科技大秦! 大唐:给高阳放风的我会反绿到底 假少爷在米花开启角色扮演 大明开局穿成崇祯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