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系统突然提示。
【您已完成《周官新义》捡漏】
【市场价:一百文钱!】
【实际销售价:一百两银子!】
【差价:一千倍!】
【奖励《股文作法大全》!】
这也行?
看来只要有抵押,系统就会认。
想想也是。
有的项目可能还需要分期付款,总不能按第一期付款来计算差价吧。
这个奖励貌似不错的样子。
朱樉手中凭空出现一本厚厚的线装书,朱樉翻开。
只见这本《股文作法大全》中,写满了如何作股文之法。
这可不是洪武年间,连股文形式都不完善的时期。
而是终明一朝,股文的作法,皆在此书之中。
洪武年间,也就是考考朱熹的《四书集注》。
而到了明中叶时期,玩的就是截搭题这等变态玩意。
截搭题分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等等。
简单的说,就是把四书五经完全不相干的两句话截搭在一起,如“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皆雅言也,出自“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出自于“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两句话有个锤子的联系,纯粹是为提升难度而出。
怎么破解?
那法子多了去了。
有倚注驭题之法、顺逆之法、流水之法、虚实之法、离合法、对股法、一滚格、牵上搭下法、包举法等等。
就按倚注驭题之法来说。
就是背熟朱熹的注解,然后直接将朱熹注解化用到股文里面。
怎么着,你主考官还敢不认朱熹他老人家的见解不成?
别的不说,就光这一招,不说科举名次如何,稳个举人没啥问题。
相比之下,《三经经义》都算是小儿科了。
这《股文作法大全》才是真利器!
也就是说,当世人都已经学会《三经经义》之后,他朱樉还能拿《股文作法大全》,再一次捧出一个状元,并且收割全天下士子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