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些工匠和村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水泥,第一次盖楼房。
朱樉自己也是第一次当包工头。
混凝土建房放在明初,又不能和后世条件完全一样。
故而在具体施工的时候自然会遇到一些问题。
还好系统给予的技术很全面,朱樉和工匠们讨论一番,集思广益,便能将问题解决掉。
……
一晃一个半月过去。
在众人的昼夜不舍的努力下,五栋住宅楼盖到了第三层。
乍看上去,已经有点样子。
许多建筑工平生第一次接触混凝土房,尽管只是毛坯,却足以使他们激动不已!
每天晚上在毛坯房里打地铺,总是能睡到笑醒!
因为大明一般人家,住的都是土胚房。
土胚房顾名思义,便是泥土砌成的房子。
没采光,通风差,很潮湿,易漏雨,不保暖。
这些问题也就罢了。
最要紧的是。
土胚房会塌的!
一旦连日下雨,很容易冲塌土胚房。
即便是一年四季天气良好,土胚房也要时时修补。
若是不住人的土胚房,过不了几年就会倒塌,这是常见之事。
而混凝土水泥房,只坚固这一个优点,就足以胜过土胚房全部!
就足以成为普天之下,几乎所有普通老百姓梦寐以求的房子。
那些出身方村的建筑工们,他们最大的困扰就是不能多干活。
会被侍卫拦着。
明明好日子就在前面招手,浑身上下一股股兴奋劲,热血沸腾,却不能往死里干活,别提难受了。
这些建筑工对于朱樉的感激之情,更是已难以言表。
跟着二皇子做事,真的是太痛快了!
这要不以死相报,那都不是个东西!
尽管建筑工们激动不已,然而对于这建成的三层楼房,朱樉却早已习以为常。
毛坯没装修的样子,还不如后世的老破小。
这逼格还远远不够。
估计不好吸引那些达官贵人的注意力。
对此,朱樉也做了好几手准备。
如在《西游记》里展开潜移默化。
修改和原创一些《西游记》里的剧情,以刻画高楼的逼格。
让报社李掌柜刊发。
说起来,这段时间里,朱樉不光是盖房子,其他事也干了不少。
像是报社那边,朱樉就交代李掌柜注意吸收选拔一些记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