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女人而言,出生是第一次投胎,决定了婚前的命运。
那婚姻就是第二次投胎,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叶倩儿相信这个道理,所以她从懂事以来,日日夜夜,费尽心机,就为求一门好姻缘。
而如今她终于求到了,或许也是因此,慕容玉儿改变了态度吧?
叶倩儿想着,心里放心了不少。
她绣好了一对鸳鸯,觉得眼睛有些疼,便放下了针线,起身去了屋里。
“小姐,”桃红知道她要去做什么,不免有些奇怪,“又读书啊?”
叶倩儿应了一声,她将一本《石山记》拿了出来,柔声道:“上次去刘府,阿颖儿同我说,刘公子之前读过这本书,十分喜欢。我须得跟上,日后同他才好有些话说。”
桃红听到这话,叹了口气:
“小姐,您可想得太远了。为了和刘公子说得上话,您都快成个才女了。”
听到这话,叶倩儿笑笑,却也没多说。
她低下头去,翻阅着这本《石山记》。
从她决定嫁给刘士赞起,她就一直在和刘颖儿打听他的情况。
刘颖儿知道她的心思,作为闺蜜,也从不遮掩。
刘士赞看过什么书,喜欢什么东西,她都一清二楚。
这些年来,为了日后能同刘士赞好好相处,她读过刘士赞读过的书,也学会了琴棋书画,能写几首上得了台面的诗,还临了一手和刘士赞极为相似的小楷。
她默默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就等着有一天能嫁给刘士赞。
一个人努力得久了,付出得多了,难免就有了一些错觉,她同刘士赞没见过几面,也没说过几句话,刘士赞打从十三岁就去了六艺会馆书院,她对他的印象都在十三岁以前,
可就这样,她心底却就会觉得,自己似乎、应该,是喜欢刘士赞的。
她从没想过嫁给其他人。
她看着《石山记》,心底里想象着刘士赞翻看这本书的模样,
猜想着他会想什么,等看完的时候,她叹了口气,抬眼看向桃红,
有些苦恼道:“你说刘公子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放心吧。”小桃红笑着道,“刘公子很快就回来了。”
说着,小桃红压低了声,小声道:“很快就回来娶您了!”
“别瞎说!”叶倩儿推了她一把,却笑意不减。
她私下会放纵一些性子,小桃红也知道。
两人玩闹了一阵,
叶倩儿才洗漱睡下,
睡前她睁着眼,
看着旁边的书,
她也不知怎么的,就忍不住小声开口道:
“刘公子,你要快点回来,我这辈子,可就靠你了。”
说着,她就将书抱进了怀里,仿佛抱紧了自己所有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