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片刻,朱瞻基顺着时安的话头,半信半疑的开口说道。
“不妥”
见时安放下茶杯,朱瞻基连忙上前,提起了茶壶,斟上了满满一碗凉茶。
“单纯增加俸禄是行不通的,你要增加俸禄,势必就要有个参考。”
“如果加的太少,对官员的生活改善没有太大的作用。”
“而如果加的太多,又增加了国库不必要的支出,讨了个没趣。”
说到这里,时安顿了一顿,转头指了指朱瞻基腰间装有蛐蛐笼的袋子。
“而且,这人的胃口都是越喂越大的。”
“比如你玩蛐蛐,赢了一次,就还想再赢第二次。”
“官员俸禄也是如此,你给他加了第一次,过段时间他就会想要第二次。”
“长此以往,欲壑难填,官员只会对自己的俸禄愈发的不满意。”
“那就等于白忙活。”
一口气说完,时安下意识的想要去斟茶,却发现里面早已斟好了茶水。
朱瞻基双手并捧,将茶水恭敬的递给了时安,又让狱卒弄了些茶点。
“先生,既然这大力严惩贪腐不行,单纯增加俸禄也没用。”
“那朝廷又该如何治理这些贪官污吏呢,难道只能维持现状了吗?”
接过茶碗,时安仰头轻饮了几口。
“当然有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改革官员俸禄的发放制度。”
时安品了品茶,又拿了个糕点尝了尝味儿。
“俸禄的发放制度?”
“还请先生详解!”
将时安的最后一句话重新复述了几遍,不知该如何去理解,朱瞻基再度带着求知的眼神望向了他。
“这个东西解释起来倒也不难。”
“你爹既然是有身份的人,你应该知道朝廷是如何对官员进行考察的吧?”
时安正了正身子,悠悠的问道。
“知道。”
“大明官员之考察,最为常见的就是朝觐之察,此察制三年一次。”
“对官员的具体评价,又分为三等法,从优到劣等级不同,优者晋升,劣者裁汰!”
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朱瞻基思索了片刻,便将明代考核官员的法度,尽皆解释了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