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民国二三事 > 第一零六章 风雨 一

第一零六章 风雨 一(1 / 1)

? 5月初南京的政治气氛越来越浓,即将举行的国民会议,已经完全控制在蒋总司令手里。[燃^文^书库][www].[774][buy].[com]这些事情范杰一直在冷眼旁观,现在谭延闿的身体不好,根本不参加这些事情,范杰早就没了搞动作的心思。没有谭延闿在上面遮风挡雨,在这些大佬博弈中,他自己很容易就被吞得尸骨无存。

在5月5日,国民会议正式在南京举行,参会代表447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及国民政府委员44人出席了会议。

蒋总司令致开幕词,通篇都在鼓吹“今日举国所要求者”,极力的推崇西方法西斯主义,为实现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范杰对中央集权并不反对,对法西斯他却是没什么好感,如果能够在一直抗日的旗号下,能够有人对蒋总司令有所牵制,这自然是最理想了,至于汪精卫,范杰是从来都不信任的,

国民会议通过的《训政时期约法》,以国家“根本**”的形式,将国民党**的国家政治体制固定下来。会议还通过了一些消灭异己力量和剿灭红军的决议。

会议达到的蒋总司令巩固自己的统治,消除西山会议派、改组派联络阎锡山、冯玉祥1930年在北平召开的扩大会议影响的目的。但是,蒋总司令也做了一些收敛,经过胡汉民的一系列事情,他还是打消了选举总统的想法,所以在这一段时间了,范杰也没听到任何与选举总统有关的话题。

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约法草案》,从法律意义上极大的巩固了蒋总司令的统治,但引起国民党内其他实力派的不满,更加加剧了党内部各派系间的争斗。

党内胡派、汪派、桂系、孙科、冯玉祥等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非常会议”,彷照孙中山护法战争时的做法,于5月28日在广州成立另立政府,以汪精卫为领袖,不设主席。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的时机极巧,因为时间上,正赶上政府第二次围剿红军失败,这时是蒋总司令威望最低的时候。

自4月初开始,何应钦指挥国民党部队分四路开始向红军根据地大举进攻,20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至4月下旬,先后进至江背洞、龙冈头、富田、水南、严坊、招携、广昌等地。

与此同时,红军主力秘密转移到龙冈、上固、东固地区,为待机歼敌、迫敌而在东固地区待命达25天。

鉴于第19路军、第26路军和第6路军均为最强或较强之敌,而第5路军的第43、第47、第54师从北方新到,第28、第77师在第一次“围剿”中被红军击败过,对红军有畏惧心理,战斗力弱,所以红军将目标盯在的第5路军的身上。

5月13日,王金钰所部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开始由富田向东固前进,却在无意间踏入了红军的陷阱。经过两日的战斗,红军在中洞、九寸岭地区包围歼灭敌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的大部。

接着向东横扫,在白沙歼敌第43师大部和第47师一个旅的残部,余敌逃向永丰;后又在中村歼灭前来西援的敌第27师近一个旅;接着攻克广昌,歼敌第5师一部,第5师师长胡祖玉受重伤毙命;5月底突袭建宁,歼敌第56师三个多团。

五月的这下半月里,红军狠狠的伸出了自己的獠牙,红一方面横扫700余里,连打五个胜仗,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粉碎“围剿”后,又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解放了赣东、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此次战役失败后,在南昌举行的战后总结会上,蒋总司令深刻的认识到无法依靠其他派系的武装消灭中国**部队,加之各地军阀反对南京中央政府的敌对行动渐渐平息,蒋总司令开始抽调其最精锐的嫡系部队开赴剿共战场。

而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在政治上对蒋总司令的冲击是最大的,要不是有红军挡在前往广州的道路上,蒋总司令早就发兵攻打广州了。

于是顺理成章的准备起了第三次围剿,这一次与前两次完全不同,前两次围剿的失利,对于蒋总司令军事实力的影响是很小的。相反从另一个方面讲,一些地方杂牌军被消灭,被削弱,使得的蒋总司令吞并顺利了很多,实事求是的讲,蒋总司令手里掌握的军事实力反而更多了。

第三次围剿虽然未调集陆军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这几支老牌主力师,但是将赵观涛的第六师、李延年的第九师,陈诚这个准姐夫的第十八军下属第十一师,第十四师,还有范杰老师卫立煌第十师这几支嫡系部队,共计10万人调到江西省。

连同原在中央苏区周围的和新调来的非嫡系部队,还有第1、第3、第4、第5、第7等航空队,执行侦察、轰炸和运输任务。总兵力达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人。

如果不是范杰提前知道这次围剿的结果,恐怕也会和及他人一样对这次战事充满信心,这一次围剿不但调集了蒋总司令接近三分之一的军事实力,甚至有些不达目的绝不还决心,还有就是**内部也出了一些问题。

1931年1月,**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上,在来到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直接干预下,王明、博古等人掌握了**中央的领导权。后来王明去莫斯科担任**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临时中央由24岁的博古负总责。只有在苏联学到的书本理论知识,毫无中国革命经验,不了解中国国情,又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奉若圣旨的王明、博古等人,逐渐掌握了**中央的最高决策权。而毛ZE东也受到了排挤。

好在毛ZE东与朱德分别当任**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敌委员会书记和方面军总司令,对军事上的决策还能掌握的住,而与此同时,在周EN来的指挥下**在南京,上海各条情报战线上,展开了情报的刺探。

范杰并没有参与到围剿红军的战事中去,在一个月的军事训练中,1营对城市作战也有了相当的掌握,加上各种先进武器的逐渐到位,步兵一营的作战能力更加强大,除了没有实战外。

但就事论事而言,一营的实际战力与日本军队相比还是有所不如的,炮火不足就是一条硬伤,范杰也只能从提高部队的射击水平上想办法,大量实弹射击训练项目的展开,是范杰能想的为数不多的办法,到了战斗中,只能看范杰的指挥能力了。

倒是张治中和德国顾问团对范杰的训练极感兴趣,时常会有人过来旁观1营的训练,范杰这人又好亲自带队训练,所以大家对范杰这个刻苦的年轻人很有好感。

6月的军事训练,范杰定位在阵地战的训练当中,如何在阵地战中迅速的击败击溃敌人,是作战参谋张哲下一步的工作重心,训练的大头在他那边。

6月初几天,范杰请假去了上海,兄长范汉杰从德国归来了。

这与原历史已经不同,原本范汉杰是在九一八之后才回国的,但是有范杰的参与,范汉杰在德国的学习很顺利,在范杰牵线搭桥下,他和俞大维等一批驻德武官的关系很好,所以比历史上早几个月回国。

范汉杰早年曾考进广州理工学堂、广东测绘学校这,段经历使他和范杰很有共同语言,毕竟范杰少时就是受到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的影响,打算学建筑学来着。

范汉杰未进入黄埔时就在粤军第一军邓仲元部任团长一职。黄埔毕业后,范汉杰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后集功升至第十师师长,是黄埔一期学生中第一个任师长的人。

北伐期间,他参加过大败军阀吴佩孚的汀泗桥战役和讨伐孙传芳的江西德安马回岭战役。

北伐后,蒋总司令下野,他旋辞军职,出国留学,到日本、德国考察,研究欧美和日本的政治、军事。

PS:求推荐!

;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