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张二人一见如故!
酒足饭饱之后,卫玄将张辽带到别院,见了见二百族兵武士。
军纪肃然,着实让张辽吃了一惊,心中对卫玄更是敬佩。
随后又带领众人领了马匹,不过只有二百多匹,不能做到神庭骑兵那般,一人双骑,甚至是三骑。
但即是单人独骑,卫玄也知足了,日后自己有了根基,扩大队伍时,再自行购置马匹便是。
而张辽生长于并州边郡,骑马对他来说好似走路一般熟练,连族兵中善于骑马者,也不如他很多。
要知道族兵是为了护卫家族,通商各地而设,族兵俱是马技娴熟,却不能胜过张辽。
卫玄见状心中更喜,张辽上马可为骑将,下马可为主帅,着实是世之英才。
当日夜间卫成又设宴,为张辽接风洗尘,父子三人俱在。
宴上得知张辽小小年纪,就已经气血如龙,只等突破先天一气,又引来父子二人一阵惊叹。
武道气血如龙,对应神魂炼气化神。
卫觊如今岁,方才初入炼气化神而已,卫成亦是年知天命,才有炼气化神巅峰修为。
此时卫成与卫觊想起卫玄神人点化之事,心中更是确信。
若是没有神人点化,他怎会知晓并州边郡之中,有如此少年英雄?
要知道以往卫玄卧病在床,知道外界的事情,是极少极少的。
卫成心中思虑一定,从袖中取出一卷锦帛,正色道:“吾儿将去投皇甫嵩,不可无人举荐,我闻太守董卓董仲颖,与皇甫嵩有旧,特去求他一次,为你做荐书,你且将此书贴身收好,待到了军中后,将其呈给皇甫嵩。”
董卓?
卫玄闻言一愣,忙起身从卫成手中,接过锦帛贴身收好。
边笑问道:“多谢父亲关爱,如今河东太守是董卓吗?此人如何?”
卫成摇了摇头,神色不虞道:“此人有豪侠之名传于雍凉,但观其行事,却名实不能相符。”
他所知的董卓,年少时便极有豪气,后以六郡良家子从军,随朝廷大军伐羌,数次立功沙场,钱财锦帛一无所爱,皆赐予麾下士卒,辗转十余年,有二千石之高位。
不过此人屡次犯法免官,复而又能再起,绝不是纯粹的豪侠之辈。
卫玄点头称是,心中却在思虑,是否要和董卓扯上关系。
若是说张角起兵造反,加快了汉室灭亡的进程。
那董卓绝对是狠狠踩了一脚油门,将这进程又加速的更快。
此时利用董卓的推荐书,难免与他有了因果,但已经求来荐书,用与不用,董卓会在乎吗?
在他眼里,安邑卫氏已经欠了他人情。
卫玄想到此处,也就不再纠结,日后董卓兵入洛阳,把持朝政时,也要和他打交道。
把握好尺度,只要不与他牵扯过深,天下人也无处指责。
卫成又勉励了三位子侄后,便自去休息了,只余下卫觊,卫玄,张辽三人欢宴畅饮,三更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