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道:“你相信这是陛下想出来的?”
刘伯温摇头:“陛下身边看来有高人啊。”
语气中竟是有些敬服,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究竟是谁,想出的推恩令这般妙计,一定是某位隐士高人,可这人是谁呢。
两人分道扬镳,各自向自己的府邸走去。
……
后宫,马皇后喝着面前的奶茶,面露惊奇。
这东西陛下是从哪里弄来的,怎么如此美味。
旁边朱标与朱惘,朱棣,正啃着汉堡和炸鸡腿,时不时来上一口冰可乐。
那滋味爽的眼睛都眯缝起来了。
东西很快就吃完了,朱棣,朱惘,朱标都有些意犹未尽。
就连向来勤俭的马皇后也是心里痒痒的,不过,终究没有再派人去给朱元璋要。
这东西如此美味,定然价值不菲,身为后宫主母,理应以身作则。
不过,看着几个儿子那馋嘴的模样,又有些于心不忍。
“你们想吃,就去找你们父皇,这东西我也是第一次见,想来是宫里来了新的大师傅。”
朱标三人眼中放光。
……
与此同时,推恩令的内容不知为何,在京城传开了。
众多新晋贵族,像徐达,常遇春等人,纷纷改变了对皇帝的看法。
当然,也有聪明人,认为,这必定不是陛下的主意,宫中必有高人辅助。
三日后,推恩令正式颁布。
本来对朱元璋不喜,认为他不堪教化,弑杀成性的一些儒学大家,也对朱元璋有了些许改观,认为他颇有才气。
对于这份推恩令,那更是大加推崇。
有些根深蒂固的大家族更是将其当做教材,将其中含义,一一讲解给自己的门生弟子。
唯一应该反应最大的诸侯王,此时却是最风平浪静的。
因为他们虽然被封了王,但确年幼,目前还无人就番。
就算真有想法,那也是无济于事,因为他们身上有朱元璋这头真龙压着呢。
与此同时,正在外出游历的一名中年和尚得知推恩令的内容后,也不由得发出感慨:“当今陛下不愧为当今陛下啊,只要他在一天,可保大明长治久安安啊!”
而这名中年和尚字斯道,法号道衍,名叫姚广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