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彻挑眉:“百里长史何意?”
“臣以为,君上当称公,乃秦公也!”
闻言,嬴彻回应道。
“只是四郡十六县便称公,是否早了些?”
嬴彻倒是不在乎从秦君更进一步,成为秦公。
但是在嬴彻的设想之中,起码也要掌一两州之地后称公,才更合适吧?
“君上。”
“眼下时局,不能以常理度之。”
“如今我军几乎完全掌控河西走廊,进兵关内指日可待。”
“六国余孽皆复国称王,君上只是称公,又有何不可?”
“若能拿下陇西之地,于雍城祭天告祖,便是称王也未尝不可!”
为何因为一句先入关中者为王。
就让刘邦、项羽,乃至六国诸多王族疯狂想要抢先一步进入关中之地?
当下时期,等级制度还是十分分明的。
君、公、王皆不同。
若嬴彻以秦君之名入关内平叛,威势不够。
便是秦公之名亦是勉强。
在百里乾他们看来,嬴彻合该以秦王之名入关内横扫六合,再定大秦乾坤。
只是,于河西走廊称公尚可。
但若想要称王,当依照嬴秦祖制,于雍城祭天告祖。
面对百里乾等人的坚持,嬴彻单手敲击椅子把手,陷入了沉思。
“咚咚咚。”
片刻,嬴彻终究有了决定。
“那本君便于这河西走廊称公吧。”
“不过此事不需要大费周章,令四郡十六县之地人人皆知晓便可。”
“诺!”
秦公之事,只是插曲。
嬴彻召集麾下的文臣武将,是要定国策。
不只是影响河西走廊,甚至是影响大秦帝国的国策。
这种事情,嬴彻不能一言而决,需要集思广益。
“关内的状况,诸君也不是不清楚。”
“自商州起,土地兼并就是个巨大的矛盾点,让人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妥善处理。”
“土地分配不均,富贵的越来越富贵,贫穷的越来越贫穷。”
“这绝不是一个国家良好发展的方向。”
嬴彻话落,百里乾等文臣武将都陷入了沉思。
治理国家,真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了。
其中的许多问题一个处理不慎,可能就是亡国灭种的危机。
土地兼并,一开始嬴彻麾下只有敦煌一郡四县,问题不大。
可如今四郡十六县,治下民众达近两百万。
有些问题已经显现出来。
若不及早想出来对策。
等回到了关内,疆土更大,人口更多。
到时候再想要解决,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一旦积累的矛盾太多,陡然爆发。
很可能会让如今大秦叛乱之事重演。
无论是嬴彻还是麾下文武众臣,都没人想看到那样的事情发生。
见众人迟疑,久久不说话,嬴彻开口了。
“在孤看来,土地权当皆归国有。”
“私人没有贩卖、购买的权利。”
“以户衡量,分配百姓良田多寡,但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
“且以后取消人头税,只要田税。”
“摊丁入亩。”
嬴彻话落,百里乾等人惊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