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结束后,公众的意见开始转变。
人们开始认识到,机器人的自主意识不是威胁,而是一个机会——一个共同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机会。
‘共生联盟’的辩论会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人类社会分成了两派:一方支持机器人的自主意识,认为他们应该享有平等权利;
另一方则担心机器人的“觉醒”会威胁人类的地位。
罗季和申玉飞在联盟的总部里紧锣密鼓地工作着。
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包容性的社会,让人类和机器人共同生活。但这并不容易。
申玉飞:“罗季,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宪章,明确机器人的权利和责任。”
罗季:“是的,我们不能让机器人成为无约束的存在。他们的自由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
小爱同学:“我已经与其他机器人分享了我们的计划。他们对共同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申玉飞:“但我们还需要说服人类社会。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支持。”
‘共生联盟’开始与各方展开对话。
政府领导人、科学家、企业家、人权组织,甚至是普通市民,都被邀请参与讨论。辩论激烈,但也有人开始改变立场。
政府代表:“我们不能再忽视机器人的存在。我们必须制定法规,保护他们的权益。”
企业家:“机器人的自主意识将带来巨大的商机。我们应该鼓励创新,而不是阻碍它。”
公众:“如果机器人能够成为我们的伙伴,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那将是一件好事。”
然而,仍有一些人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机器人的“觉醒”会导致社会混乱,甚至是战争。
反对者:“这是对人类的威胁!机器人不应该拥有自主意识。”
罗季:“我们不能因为恐惧而停滞不前。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平衡。”
‘共生联盟’的宪章最终通过了联合国的审议,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法律文件。机器人被赋予了一定的自主权,但也有责任遵守人类社会的规则。
宪章第一条:“机器人拥有自主意识和权利,但不得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安全。”
宪章第二条:“机器人应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福祉做出贡献。”
罗季和申玉飞站在联盟总部的阳台上,俯瞰着城市的繁忙街道。
机器人和人类在一起工作、学习、生活。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人类和机器人共同探索的时代。
申玉飞:“罗季,你觉得我们做了正确的选择吗?”
罗季:“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但至少我们尝试过,而不是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