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天下第一逆贼 > 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大【6k大章真材实料】

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大【6k大章真材实料】(1 / 2)

大!

真大!

真的大!

码头上,所有人。

看着停靠在港口中的旗舰宝船。

一时间,文化有限的感叹起来。

就连见多了大场面的朱瞻基,这时候也是深深的震撼。

四五十丈长的宝船。

全木制作。

九根桅杆,几乎都快要插进九天云霄中了。

无数的绳索,如同万年老藤一般,遍布站绕在船体两侧,同样巨大的锁扣上。

铆钉。

比人脑袋都要大的铆钉,表面泛着阵阵油光。

在船体两侧,两层,一个个斗大的黑洞,像是一口口的深渊一般。

在黑洞的后面,是大明经过无数次改良之后,火力最为强大的大炮。

宝船面朝码头的一侧,船舱甲板上,已经有一排水师官兵,戎装在身,现在英姿勃勃,威风凛凛。

官兵们目光沉着,不喜不怒,却自带威严。

一面面大明龙旗,迎风招展。

在甲板下,有阵阵脚步声传来。

那是工作还没有做完的水手们,正在对宝船,做入港后的最后收尾工作。

一系大红氅,从甲板上的走了出来。

那是这支举世无双的宝船队的首领。

闻名西洋的,大明三宝太监郑和。

在其身后,有诸多文武下属,紧随其后。

码头上,传来阵阵窃窃私语。

那是不久前,赶过来的建昌府官员。

朱瞻基微微侧目回首。

罗向阳心领神会,当即手放在左侧腰间的绣春刀刀柄上。

“肃静!”

闻声之下。

建昌府上下官员,当即静音。

宝船太大。

也太高。

纵使郑和一身装扮,英武不凡。

从包船下到码头上,其过程也显得有些狼狈,不太儒雅。

但是,郑和的名声足以掩盖过这些瑕丝。

似乎是在海上飘得太久了,即使是郑和,双脚刚刚站在码头上的时候,身子也不由微微的晃动着。

他在船上,就看到码头上,竟然是太孙亲自带队迎接。

虽然脚下步伐不稳,但郑和还是快步迈出僵硬的双腿,赶忙带着手下的人,走到皇太孙面前。

“郑和,参见太孙。”

郑和打头,宝船队众人齐声行礼参见。

这是在外,边上还有建昌府的官员在,朱瞻基便处之泰然的受了郑和一礼。

然后他也上前,扶住郑和的双臂,将其弯下的腰抬起。

“郑公一路辛苦。”

郑和目光闪烁,摇摇头推辞道:“老奴不辛苦,倒是太孙,在咱们大明的交趾,辛苦了。”

说着,他认认真真的端详了朱瞻基浑身上下。

没有缺胳膊少腿,也看不出有暗伤,郑和心中大安。

朱瞻基微微一笑,知道郑和大概也是听闻了自己在交趾干的事情。

他正准备谦虚一二,后面的建昌府官员,已经是蜂拥而至。

“下官,见过三宝太监。”

“城中备好酒席,还请三宝太监赏光。”

这些执掌一府政务的官员们,脸上堆砌着浓浓的人情世故。

恨不得将自家的婆娘,让出来,好给三宝太监暖床。

谄媚!

郑和眉头肉眼可见的皱起,他用只有太孙能听到的音量,冷哼一声。

“咱家身负皇命,临出京时,陛下又交代了些事,要与太孙嘱咐。咱家谢过诸位大人的盛情,不过这酒席,就免了。”

即使声明远播的郑和,也挡不住官场上的人情往来,尽管不喜,却还是要来上一番假客气。

建昌府众人还想说些什么。

朱瞻基适时转身,他平静的看了众人一眼。

“酒是喝不完的!建昌府远离京师,上下更需勉励勤恳,朝廷终究是能看到的。如今陛下有口谕,不得失仪不敬。”

皇太孙也开口了。

建昌府的一众官员,再难开口挽劝,只得是默默的推到一旁,将码头上本就不宽的道路,让出一条通道来。

郑和从始至终,都没有再看这些人一眼,他看向太孙,伸手做出请的动作。

朱瞻基咧咧嘴,也不多说,自是率先往前。

罗向阳手下的锦衣卫,早就在岸边避风防火的地方,安营扎寨。

众人拒绝了建昌府的殷勤,走向这边。

路上,没了建昌府的人。

朱瞻基嘿嘿一笑:“您可是真的一点脸面都不给他们啊,他们回去了,怕是要揣测好一阵子了。”

郑和只是淡淡的笑着,脸色风平浪静,自有沉着:“老奴倒是狐假虎威了一次,若不是殿下在这里,老奴可不敢真的推辞了他们。”

朱瞻基淡淡的看了郑和一眼,心中微微一叹。

这位自小就带着自己的三宝太监,随着自己逐渐长大,往日里的亲昵越发的少了。

郑和似乎是看出了太孙心中的落寞,他抬抬手,伸展着双臂:“听说远洋有异国,生产珠宝,晶莹剔透,完美无瑕。太孙自小便喜欢新奇事物,这一次老奴定然是要走的更远一些,多带些新奇事物回来给太孙。”

东宫里头有一个屋子,专门放着三宝太监,从远洋带回来的新奇事物。

里面玲琅满目,都是三宝太监送给太孙的。

果然,朱瞻基脸上露出喜悦。

他知道郑和说的是非洲的钻石。

没有任何的价值。

坑人玩意!

但他还是表现的很是喜悦,点点头:“大明的宝船队,自然是要走的越远越好,这个世界很大。大明需要提前知道,这些地方。”

此时众人已经走进,被锦衣卫警戒的营地中。

一株面朝大海倾倒的椰树下,被宽大的树冠,撑起了一大片的树荫下,已经是布置了数张桌案,摆上了不少的瓜果。

这棵椰树长得有些……

别致!

弯曲倾斜着向前的树干下,两颗大瘤子大小一致。

树干越往上,越细。

到树顶,又徒然变大……

很不正经!

朱瞻基与郑和,相对坐于主案前。

其余人等,按照官职位次,分坐周围的桌案前。

周围的桌案,离着主桌有一点距离。

南疆的瓜果种类实在是太多了。

即使如今的大明,已经进入深冬腊月,这里却还有众多的瓜果产出。

富饶的让大明直流口水。

这片土地,以及更远的土地。

就该永远属于大明!

“郑公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吗?”

朱瞻基刚刚坐下,抱着个红艳艳的果子,啃了一口,带出一片果汁。嘴都没有擦,就对郑和开口问了一句。

郑和的屁股,刚刚落在蒲团上。

人还没有坐稳,一听太孙的问题,不由微微一愣。

他是三宝太监。

已经四下西洋。

这是第五次。

每一次下西洋,他统帅数万兵马,驾驭数百船舶,裹挟滔天威势,镇压一切宵小邦国。

他的见识,是整个大明朝亿兆黎民中最多的。

他踏足的异域土地,冠绝于当世。

驾驭最大的宝船,操最高的浪。

这个世界有多大?

郑和觉得,这个问题,整个天下也只有自己能回答上来。

他稍作思索,然后轻声开口:“这个世界很大……大明……大明也很大,但依旧是偏安一隅……”

随着人的见识和知识的增多,就会越来越觉得自身的渺小。

当年第一次出航的时候,郑和觉得这个世界,大明是最大的。

但是随着航线的远行,他开始怀疑,开始认识到,大明其实并不是什么中央之国,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地方,是大明从来就未曾触及过的。

那些穿着草裙,站在海边扭动着腰身的女人,大明就没有!

朱瞻基毫不掩饰,得意的露出笑容:“若我说,郑公所走的地方,也不及这个世界的半成,郑公相信吗?”

郑和当即就要开口说不信。

因为这一次,他就要准备,越过那道海湾,到天边去看一看。

但是突然想到自己当年第一次下西洋,于是立马默默的闭上了嘴。

朱瞻基接着开口:“其实我向来是反对郑公下西洋的……”

郑和的心中,顿时翻涌起惊涛骇浪,他的目光不由的锁住面前的太孙。

难道往后的大明,要禁止下西洋了?

咱家可是致死,也要看一眼天涯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啊。

朱瞻基微微抬手,放在郑和的手臂上,用以安抚对方心中的不宁。

“我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每一次郑公出航,朝廷必然困顿不已。户部数年之积攒,也必然一空!”

他抬起头,看向前方的南海。

这是大明的南海!

“数百艘船舶,过半运载着我大明的物品。那是大明百姓,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积攒下来的。

而郑公,却是要沿途,将这些财富,给挥洒出去。大明百姓,可曾知晓?”

原来是要为太子爷做说客。

郑和看着太孙,觉得自己听出了对方话里的意思。

定然是一直监国的太子爷,觉着下西洋就是个糟蹋钱的事情。

但是太子爷不好与自己分说,也不好与陛下劝谏,所以才要太孙在自己面前游说。

停了下西洋,朝廷将会富余出一大笔的财富。

这些白花花的银子,能用在无数的地方。

无论是各地的灾害,还是九边重地的诸军。

都能得到更加充足的补充。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