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天下第一逆贼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往后皆是同志【5K】

第一百三十九章 往后皆是同志【5K】(1 / 2)

百姓安静无声,默默的小心打量着府尊大人,如他们一样毫不嫌弃的坐在泥土地上。

不发一言。

朱瞻基则是有些好笑,接过府衙差役送来的酒杯,一边目光漂浮的盯着杨安平,一边轻嘬起来。

待到杨安平彻底坐稳,朱瞻基一饮而尽,颇为豪迈的低吼一声。

“爽!神思通达!杨知府,满饮一碗!”

说着话,朱瞻基就从一边,拿起一只还算干净的嘿呦陶碗,夺过差役手中的酒坛,满满的倒上一碗酒,晃荡着送到了杨安平面前。

刚刚才坐稳的杨安平,就看着突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大碗。

他很清楚的能看到,沉浮在碗底的黄土,漂浮在酒水上的枯草杆子。

杨安平的嘴角不由抽抽。

眼神不由的飘向身边正盯着他的太孙脸上。

您用小酒杯,怎么到我这就成大陶碗了……

“太孙……这这……如此热情……”杨安平咬咬牙,怀揣着政治任务一般的,伸出双手,稳稳的接过装满酒水的大陶碗。

“太孙所赐,下官却之不恭,圣饮!”

一句呵完,杨安平端着陶碗,长大嘴巴。

碗中的酒水,如决堤的天河,那无尽天水,顷刻之间倾斜而出,灌入杨安平的嘴里。

然后顺着喉咙,直流而下,汇入五脏庙之中。

“啊!”

“好!”

一碗酒下肚,杨安平低吼一声,原本清明的双眼,顿时一片血红,嘴角还残存着一抹酒水。

他此时是彻底的放下了一府之尊的矜持,伸出站满泥土的手,便从嘴角抹过去。

“好!”

“杨知府海量!”

看着杨安平的做派,朱瞻基也不由的大声喝彩起来。

顺带着,他还朝着早就打成一团的百姓使了一个眼神。

于是,百姓们立马热情起来。

“杨大人气派!”

“府尊海量,当连饮三碗!”

“大人若是脱下官袍,换上军装,只怕定能成为大明英豪!”

“……”

叽里呱啦的,火堆前一圈的百姓,在皇太孙的暗示下,连连开口盛赞。

朱瞻基嘴角含笑,一手提着酒坛,一手揽住杨安平拿着陶碗的手,再为其满上一碗。

“百姓如此崇敬杨知府,你可万莫辜负乡亲信赖!”

说着话,朱瞻基松开手,将杨安平的手推到其面前。

杨安平瞪着手中的陶碗,满满的打了一个酒嗝,方才一碗酒下肚,他此时正是头脑发晕的时候。

眼看太孙又在身边鼓动。

他是二话不说,再次端着碗,仰着头。

天河再次决口,天蓬大放天河水。

“好!”

“试问徽州府,豪迈不过杨安平!”

朱瞻基已经是满脸堆笑,连带着周围的百姓,彻底的起哄了起来。

朱瞻基再次开口:“今日徽州难见此般盛况,当朝太孙、一府坐堂,与万千百姓同饮同食,当载于笔下。”

他一边高声唱和,一边再为杨安平手中的碗填满酒水。

此时不等朱瞻基再次劝饮,杨安平已经是端着碗,蹭的一下站起身来。

他双眼充血,嗓喉如有天火滚滚。

这位一府坐堂正官,一手掐腰,一手端碗,高举过头顶。

似是要将今日经受的所有惊讶吼出来。

杨安平气沉丹田,气出滚滚如龙。

“太孙巡幸本府,当为本府荣幸。百姓化干戈为玉帛,此为本府百年唯有之佳话。

杨安平为本府坐堂,念太孙之恩,谢父老乡亲恩厚!”

杨安平几乎是用宋词元曲之唱腔,将此番话吼出胸腔,随后咿呀呀如那戏中老生,岔开双腿,腰身下沉,抬举双臂,双手端碗。

咿呀呀之中,这第三碗酒水,便已一滴未落,尽数装入腹中。

百姓们彻底被感染,纷纷站起身来,为知府喝彩。远处的百姓,也已注视到此处的动静,纷纷凑过来,一同为府尊盛赞。

新安卫的诸般武将,也已悄无声息的走了过来。

在新安卫指挥使的带领下,同样是为杨安平的此番举动,大声喝彩。

此时大明文武,虽有争论,但还尚且和睦。

武将们只不过是看不惯文官们的阴柔深沉,此时间相识多年的徽州知府,竟然还有此等豪迈之举,自然是要高看两眼。

新安卫指挥使,满脸黝黑,一片络腮胡下,顶着张气派大肚子,凑到了近前。

新安卫属中军都督府节制。

而新安卫指挥使,更是当年追随成国公朱勇上阵杀敌的部将,如今这些年算是偏居徽州镇守一方。

此时他走过来,当即双手抱拳,先是对着太孙行了军礼,然后对着杨安平抬抬手,随后拍拍杨安平的肩膀。

“知府大人此等豪迈,本将往日里可是未曾见过哇!厉害!”

杨安平此时的双眼,已经是不满血丝,正要开口回应,身子却是止不住的摇摆起来,脚下步伐生乱,几乎就要当场倾倒在地。

新安卫指挥使眼疾手快,立马伸手厚实大手,一把抓住杨安平的胳膊,将其扶住,随后眼神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微微一笑,压压手:“都坐下吧!”

说着说完,朱瞻基再次转头,看向跟着杨安平过来的一众府衙差役:“将带来的菜肴酒水,分与在场百姓。既然说了要与乡亲们同饮同食,便要说到做到!”

差役们之前跟着知府大人出城,本来还提心吊胆,生怕他们和知府大人,会被太孙给一道咔嚓了当了。

现在却见太孙尽然没有一丝怪罪的意思,甚至是将整个城外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此时听到太孙的话,他们当即连连点头,便撒开了腿,端着菜盘,提着酒壶,就汇入到了百姓之中。

往里日,这些耀武扬威的府衙差役,此时竟然是一改前夕,热情高涨的为此处百姓们端菜倒酒。

百姓稍稍退散,此处的百姓却显得有些拘束了起来。

如今不光是太孙在场。

府尊大人也在。

镇守徽州府的指挥使大人也在。

百姓就算再如何无知,也知道这个时候该谨慎小心才对。

看着新安卫指挥使已经搀扶着杨安平坐下,朱瞻基轻笑着看向火堆周围的百姓:“都放开些,咱们这里的酒,我可是偷偷多留了一些。大伙都喝几碗,要是喝不完,到时候唯有杨知府晕乎乎的,岂不是让他没了面子?”

已然是醉了的杨安平闻声,靠在新安卫指挥使的胳膊上,竟然是抬起手,摇头晃脑的喊着:“喝!都喝!今天我杨某人,必然是最后一个趴下的!谁都跑不掉!”

这是真的醉了!

“孙石!”朱瞻基重新坐下,喊了一句。

孙石便是新安卫指挥使。

闻声,孙石立马抱着醉晕晕的杨安平转过身。

朱瞻基开口:“明日下令,新安卫封锁徽州各处关隘,不放一人进出。”

孙石心中疑惑,想要抱拳领命,却反应过来,这已然喝多了的杨安平,正赖在自己身上,于是脸上不由露出一抹尴尬和紧张。

朱瞻基笑出声来,指着杨安平,半响没有说出话,良久才开口:“今天就不要将就礼数了,你也莫要提心吊胆的,今天我不准备杀人。你也就安安心心的喝酒吧。”

酒乃武人胆。

有了太孙的允可,孙石立马喊来自己的亲兵,让其为自己倒上一碗酒,也是喝了起来。

看着没了拘谨的孙石,以及醉晕晕靠在孙石身上,嘴里不停嘀咕着的杨安平。

朱瞻基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灿烂如春日百花齐放。

都是好同志哇!

党国……

朝廷就需要这样的忠臣良将!

徽州府稳了!

夜色茫茫。

歙县城外,酒香四溢,久久不曾消散。

星星点点的火光,渐生渐熄。

预示着,这场大明皇太孙与黎明百姓的盛宴,已经拉下了帷幕。

府衙差役很忙。

忙前忙后,脚下每个歇息的时间。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