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聚会的话题讨论核心,就是明年的换届大选。
而往往这个时候,也是权力倾轧最为严重的时期。
要知道,越接近核心的职位,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更有甚者,这个坑里面的“老萝卜”都还没挖出来,坑外面就有好几个小萝卜在等着。
现在张家讨论的,正是二代之间的去留问题。
老二张建国首先抛砖引玉提出,想在给自己提一提担子。
现在已经是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的他,希望在明年担任发改委某司司长职务。
张承平饶有兴趣的听着,二伯张建国在他自杀之前,是唯一在老张家独善其身的独苗。
作为老爷子张爱国走后,老张家最后的牌面,沪省省长张建国就是他们老张家最后的庇护。
也正是因为还存在于一名省部级正职干部,他们老张家还能苟延残喘,以待崛起之时机。
这招抛砖引玉属实妙不可言,今年张建国才三十四岁。
明年如果能提一提,三十五岁的正厅级,据他所知也就只有一位而已。
这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相当能打的存在了。
那么张建国的优势可就太大了,政治生命的优势直接就突显了出来。
众所周知,当官要趁早,年龄在体制内是块宝。
因为哪怕你在有能力,根据相关规定,中层副职满三年或者中层正职满两年,才会有升迁的机会。
千万别相信领导对你说的规划(鬼话):你还年轻,等一等没有关系。
年纪轻轻就顺风顺水不利于成长,人很容易飘,多磨砺下会更成熟,才有机会走得更远。
在体制内,年龄和提拔有着紧密的联系,年龄就是块宝,相差一岁,天差万别。
以正常的县级行政区为例,年龄和职务的联系是这样构成的。
三十五岁之前要解决副科实职。
四十岁之前要解决正科实职。
四十五岁岁之前要解决副处实职。
五十岁之前要解决正处实职。
最理想状态就是五十岁之前当上县委书记,至少也要当上县长。
如若不然上限就框死了,没有机会再冲击厅级领导。
这上面都是理想状态了,有一步掉了链子,拖个四-五年基本上也就会止步于此了。
县城80%的人会止步第一阶段。
三十五岁之前没有解决副科,那么正科实职基本也就没希望了。
因为三十五岁之前没有解决副科,上限就是退休前解决二级或者一级主任科员待遇。
四十岁之前没有解决正科实职,上限就是退休前解决四级调研员或者一级主任科员待遇。
四十五岁之年没有解决副处实职,那么退休前最多谋个三级调研员待遇。
看起来竞争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有时候有机会了,该争就要争,不要因为过度的谦虚而丧失了以后的晋升通道。
既然老二张建国已经发话了,那么就开始讨论了。
房间里面几个媳妇,那也都是各自家族的千金小姐,自顾自的牵着手出去了,同样也包括奶奶增璇。
在这样的场所,女人是不参与这些事情的,这是圈内一个不成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