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
诸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接话,生怕触犯到永熙帝眉头,户部尚书双眼一转,当即说道:
“陛下,这场战事从最开始,太医令便是地地道道的主战派,既然如此,现在为何不听听太医令的意见呢?说不定,太医令能有其他高见呢?”
永熙帝看向苏易:“苏卿,你现在可有什么好计策?”
“臣觉得,我王师若想凯旋,前线若想打破当前困境,首先,当要从根本分析战事原因,如此,方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永熙帝觉得有理:“那你觉得此番我军失利根本在于何处?”
“臣以为此番战事实力根本,不在牛继宗,在于粮草,兵械等物资补充,陛下,您可能有所不知,就在大军出征开拔前,牛继宗都只不过拿走区区五千石粮草,五千石粮草,还不够大军前往虎门峡路途食用,您想,我大军饥肠辘辘高强度行军赶往战场,与早有准备的鞑靼交战,这焉能不败?”
..
闻言,永熙帝当即一怔。
随即,眼神骤然锐利且冰冷,永熙帝转头看向顾尚书,问道:“顾尚书,太医令所言当真?你当真只拨付给大军区区五千石粮草?”
顾尚书冷汗涔涔:“陛下,这...粮草...这..短短时间...筹集起来实在吃力啊。”
永熙帝摆手:“自己请辞吧。”
顾尚书噗通跪地:“陛下。”
“留下乌纱帽,然后,滚。”
顾尚书心里再有不甘,但也只能摘掉乌纱帽,辞官而去,永熙帝冷声敲打道:“大敌当前,再有拖延战事者,这就是下场。”
随即,永熙帝命户部左侍郎暂领尚书职务,全权负责大军后勤问题。
户部左侍郎恭敬领旨。
“朕平日在御书房里高阁久坐,难免被心怀歹意的人遮了眼,苏易,关于战事,你可还听说过,存在其他的问题?若是其他问题,趁着这次全都说出来,朕将他们一并解决。”
“陛下,户部至今都不曾给我太医院拨款,臣为了能保证大军的医疗,差点就将自己结婚的银钱拿出来了..”
砰!
永熙帝拍着桌子看向户部左侍郎,怒声道:“你们户部是怎么搞的,连太医院的银子都敢克扣,太医院没有银钱筹备药材,我出征将士安危何来保障?”
“一群国贼禄蠹。”
“有你们这样的人坐镇我大周中枢,打起仗来焉能不败?”
户部左侍郎被吓得瑟瑟发抖,连连保证将拖欠银两补上以后,永熙帝喝了口茶,重新坐回龙案:“好了,现在这些旁枝末节的事情,都已经解决,苏卿,说说吧。”
“下一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苏易知道现在已经到了考验自己的时候。
自己要是能回答得令永熙帝满意,那以后定然是荣华富贵,要是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那被革职的户部尚书,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苏易想了想,说道:
“陛下,想要解决大军眼下困境,臣觉得很简单,增兵,不但要增兵,还要狠狠的增兵,最好倾尽大周之力,一战定乾坤。”
“而且!”
“这仗不但要打的漂亮,还要打得威风,要打得所有人胆寒,要让周围那些虎狼彻底断绝觊觎我大周的心思,要让周围那些虎狼听到我大周国号,骨子里都要害怕。”
话音落地。
太子李希心思活跃起来,如果当真如此,那千百年后,史书定会记载,我大周尚武有如何强悍,倘若,史书前面再加上自己名字。
那这就是现成的千古英明啊。
就在永熙帝思忖的时候,李希朗声劝道:
“父皇,儿臣觉得太医令言之在理,现在既有强敌南侵,那我大周朝不鸣则已,既鸣定要震惊世人,儿臣请愿,愿替父皇御驾亲征!”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各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