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不好听的,又或是不那么好听的作品,自己犀利的骂上几句,反而能够独树一帜。
渐渐的,丁大升在业内仿佛找到了专属的财富密码。
起初他还只是以嘴替的形式骂一骂那些并不出彩的作品。
到了后来,不管好坏,他一律冲上去就是一顿批判。
不仅如此,他专门搜罗了一堆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
这样一来,即便有人质疑他的点评,自己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用一句“你只是个普通的观众,你不懂”来反击回去。
在听到张恒那段说唱的时候,丁大升已经有些起鸡皮疙瘩了。
但他仍然嘴硬的点评到。
“现在的年轻创作人,就是喜欢跟风啊,什么都要加点说唱在里面,搞的作品不伦不类的。”
而此刻直播间内的观众都在刷着,“好听,太好听了”的弹幕。
丁大升故作深沉,摆出了一副苦大仇深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华语乐坛就是有你们这帮容易满足的听众,才会日渐消沉一代不如一代的啊。”
“这也能叫做歌吗?一点艺术性都没有!”
看着疯狂增长的观众人数,已经逐渐覆盖住整个直播间画面的弹幕,丁大升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但后面的事情就有些不对劲了,那两句。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
“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无论是填词的意境还是跟曲子配合的节奏,都只能用完美两个字来形容。
这已经脱离了对华夏传统文化粗制滥造的提取和模仿。
铜镜映射出极具东方韵味的美感。
马尾则是再次点题爱情中心仪女性的特征。
而且十分的接地气以及贴合生活。
简简单单的两个词,一共八个字的断句,就将一副古朴的画面生动的展现在了听众眼前。
而最后的一句“我把酒奉陪”,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
那就是,潇洒!
太潇洒了。
这种只属于华夏国文化中的写意和美感,就应该是这样寥寥几句勾勒出轮廓。
但却又能够引听众无限的遐想!
古风,说唱,戏腔。
这三种元素被张恒完美的融合在了一个作品之中。
不仅没有相互抵触干扰,反而产生了玄妙的化学反应。
写一首好歌对于顶级创作人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但是写一首全新的,市面上从未出现过这种风格的作品,难如登天!
这是华语乐坛的一个巨大变革,是因为张恒的存在,使得这份变革得到了更快的发酵。
而这变革的起点,就叫做《发如雪》!
丁大升虽然嘴硬,但心里却非常认可这首歌的水准。
这首歌绝对是目前华语乐坛的顶点,至少我丁大升是这么认为的。
我为我之前的胡言乱语道歉,对于这种级别的作品,除了膜拜,我根本没有资格再点评什么了。
说完,丁大升缓缓起身,竟然在当着直播间的镜头跪在了地上,深深的一拜!
(就快要上架了,希望各位看官老爷们多多支持,求鲜花评价票打赏,小弟一定努力好好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