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打出了“京师敛迹,无敢犯者”的赫赫威名,但是也自绝于宦官一系。
自然,被宦官无限排挤。
一怒之下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随后通过黄巾起义屡获战功才得以翻身。
最终被汉灵帝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终于出头,现在是坚定的保皇派。
董卓此时辩无可辩,急的满头大汗。
忽然想起了袁术所给锦囊,也不顾众人诧异目光,直接打开。
越看眼神越亮,同时对于押注袁术这步棋深感明智。
照着锦囊朗声说道:“接到线报,羌胡寇边左冯翊,下官这就整备本部兵马,誓死守卫我大汉边疆。”
言罢,直接溜号,留下错愕的众人。
下山的路上,董卓越看锦囊越兴奋。
锦囊的大致内容是袁术已经和羌胡约好了,给予羌胡一定的利益,让其做出寇边的举动。
游牧民族的生存极其遵从丛林法则。
年轻力壮的成年男子为主,其次是幼儿,再次是妇孺,最次是老弱病残。
每到冬季,不计其数老弱病残会死于食不果腹。
所以这些游牧民族才会不间断的寇边。
但是其实对大汉朝来说,在没有经历西晋八王之乱,趁着国力衰弱之际五胡乱华。
这个时间点之前外族的威胁都只是癣疥之疾。
袁术稍微许之以利,羌胡就吭哧吭哧驱使老弱病残过来送军功。
要知道,此时可是大汉朝,遵循的是州牧制。
“州牧制”就是把一个州的掌控权都交到一个人手中,给予这个掌控者最大的权力。
胆敢犯边,无需上报,直接出兵!
为何选择在左冯翊也是有讲究的。
左冯翊距离洛阳的直线距离是207公里。
以董卓近乎全员骑兵,这般脚力,不出三天急行军便可到。
因其地属畿辅,属于三辅之一,故不称郡,自然就没有郡守一说。
左冯翊既是地名,也是官名。
秩中二千石,地位较一般郡守高,位列九卿,但是左冯翊是袁家故吏。
董卓过去驻扎,头顶等于没人,并且还能得到补给,是一个完美的战略纵深点。
这唱双簧的瞒天过海行为直接把董卓抽出泥潭。
就在董卓“得意的笑呀我得意的笑”下了这北邙山,忽然看到一骑朝他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