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下浩浩荡荡的队伍返回洛阳,迎回了他们的君主汉少帝刘辩。
拥立新君显然在这群人眼里大过先帝发丧。
德阳殿内,刘辩登基在即。
三公群臣,大将军、董太皇太后、世家大族悉数到场,唯独缺了何皇后。
没错,何皇后离奇失踪了。
刘辩换上冕服,端坐堂中央龙椅上。
群臣由太尉陈藩带领进入,身着吉服,太傅袁隗紧随其后。
陈藩:“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辩即皇帝位,太后尊为太皇太后,奏可。”
此时,朝乐响起,16岁的刘辩带头向先帝的牌位祭拜三叩首。
原本应该由何太后宣读变成了董太皇太后。
“光熙皇帝巍巍,光于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朕为先帝桓帝嫡皇孙,灵帝嫡长子。
谦恭慈顺,在孺而勤,宜奉郊庙,承统大业。
其审君汉国,允执其中,皇帝其勉之哉。
太尉再次昭告道:“今皇上登基,举国同庆,全国大赦,改元年光熙年。
封二皇子刘协为陈留王,奏可。”
年仅8岁的刘协看着自己沦为陈留王,而刘辩摇身一变成为汉少帝颇为无奈。
自小聪颖的他深知如若表现出异样,为了免除后患,这群世家一定不会让其见到明日太阳。
忍,也唯有忍!
紧握双拳导致指甲已然刺破手掌。
在一片“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中迎来了朝堂之上最为关注的封赏环节。
功劳最大的当属汉大将军何进,改任骠骑大将军。
袁术升为五官中郎将,秩比二千石,并且加封号平乱,为丞相的副职。
袁绍由中军校尉升任骑都尉,秩比二千石。
曹操由议郎升任谏大夫,秩比八百石,典军校尉职务不变。
其余人等皆有封赏。
就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袁隗列步而出。
再此之前袁术就和袁隗以及何进达成共识。
“臣袁隗,有本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