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所以豫州有个别名称作中州。
作为华夏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段,从夏朝至宋朝,豫州/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执此乱世,汉灵帝的传位遗诏暴雷,东汉这架马车呈倾颓之势。
凉州军威压朝堂,需要大将军给个交代,大有改朝之势。
在当下混乱时局,各路军阀为了打胜仗,各方对于武将的需求增加。
但同时,士族也在大动乱之下寻求谋得出路,军阀同样需求有文采有谋略的文人来提供计策。
颍川郡,人才扎堆,历经几千年的洗礼,颍川之地凝聚出的人文力量,令人惊叹。
东汉初期,私学之风兴起之后传遍全国,颍川当地的风气最盛。
人才虽有,但倘若能遇伯乐,在这个动乱的年代也很难被发现。
颍川能至此一跃成为文风最盛之地,得益于名士中的互相荐举。
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时势造英雄,英雄亦依赖于时势。
颍川荀氏,在这顶级谋臣如雨的地界,绝对是绕不过的一道天堑。
对于这等大族,袁术可谓是恶补了很多社交知识。
先“上谒”,上好的龟甲竹做成的谒让门役大吃一惊。
荀家门役显然是有眼力劲的,这等材质的谒彰显拜访对象的不俗身份。
告罪一声,三步并作两步和家族通告。
荀氏八龙,荀爽为最,在这个圈子内,荀爽有着【荀家八条龙,慈明世无双】之赞誉。
荀爽,字慈明,在荀氏八龙中排行老六,若论才学,荀爽则数第一。
幼时就极为好学,十二岁就能通《春秋》、《论语》,被当时的太尉杜乔称赞为“可以为师”。
因为出色的能力,所以力压长兄荀俭成为荀氏家族当代族长。
此时荀爽正在对论语做着注解,得知有人上谒,放下手中狼毫。
看着龟甲竹所铸之谒,眼神一凝,打开拜谒品读。
豫州控士评,荀氏掌颍川。
沙颍临淮河,傍对自家门。
月徒河中出,照见颍庐阁。
昔为帝王州,今幸天地平。
六月荷花开,忽思荠菜羹。
跨马回故乡,洛阳返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