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滨海已是中午,从码头下了船回家途中,整个滨城进入了节日的气氛,平凡街上忙碌的人群少了,而商业中心则是人山人海。外门天气虽然还冷,但老百姓的热情高昂起来,围着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开始准备。
陆展熙进家时,妈妈此时还没下班,他自己将行李收拾好后,简单弄了点午饭。放假已经两周多了,自己想起不知安衣洛是否安全到家,下午正好没事,他就那了此前留的联系方式,到楼下的电话亭。但是有点悲伤的是,对面不是安衣洛接的电话,应该是她的奶奶或这外婆。老人家听说是安衣洛的同学,非常热情,说安衣洛去看师父了,要过两天才回来,然后热心的留了陆展熙名字,告诉他等腊月28后打电话,那会肯定在家。
陆展熙没联系到佳人,悻悻然的到菜市场买了些蔬菜,然后回了家。他准备给妈妈做一顿大餐。此后的几天,陆展熙没有出门,除了修炼,就是把家里都收拾了一下。妈妈开始放假了,她的工作并不忙,尤其马上过年,单位里的工作都开始收尾了,妈妈请了年休假,每天在家和陆展熙两人一起收拾,家里一片温馨的味道。
到了腊月29了,这一天妈妈每年都会有一个重要的安排。娘俩每年都会买上祭奠的物品,来到一个人员稀少的十字路口,然后给家里的祖先和父亲烧一些纸钱。父亲的墓没有在滨海,是在部队的烈士陵园,娘俩每隔三四年会去一下,但年前肯定是来不及的。家里都已经收拾好了,腊月三十是华夏老百姓最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在今天准备好丰盛的年夜饭,全家人员团聚在一起。陆展熙家里也是如此,妈妈从下午就开始准备这个最重要的一餐饭。
陆展熙刚帮了一会忙,妈妈就嫌弃他笨手笨脚,被赶出了厨房,闲来无事,他就到楼下的电话亭,抽空给安衣洛打了个电话,这次接的电话仍然是上次的老人家,听说是他,马上喊了安衣洛来听电话。安衣洛接到陆展熙电话非常开心,两人聊了一下假期后的情况后,安衣洛说她帮忙问了师父现在陆展熙的情形,但是师父也没有听说过,就说如果有机会,让他可以到蜀都来,带他见见师父。两人聊了一会互相恭喜了新年后,就挂了电话。和安衣洛聊了一会,陆展熙的心情好的不得了,一个下午都在怀念这佳人的样子,甚至有点渴望早点开学了。
除夕的流程年年相同,千年的传统让中国人对除夕的安排带着满满的仪式感。其实中国各地除夕的程序都不同。陆展熙家是传统的北方家庭,尽管只有两口人,但年夜饭妈妈准备了八道菜,里面包括了鱼,虾、鸡肉、猪肉、牛肉、豆腐和各式各样的山珍,蔬菜等等。最重要的是鱼做了两条,按照习俗是吃一条,留一条,寓意着年年有余。
晚上六点陆展熙和妈妈开始准备吃团圆饭,饭前按照程序,陆展熙放了一挂五千头的鞭炮。因为妈妈高兴,年夜饭娘俩还开了瓶红酒。妈妈看着陆展熙已经长大的样子,内心非常开心。陆展熙此时有了时间,也给妈妈讲了自己在学校已经开始创业,公司的前景非常的好,并且提前存了一个20万的存折,交给了妈妈,让她放心。妈妈听着陆展熙的讲述,内心非常激动,儿子长大了,成了自己的骄傲,还早早就开始为家里付出,自己终于对于去世的丈夫有了交代。
晚饭后的流程就是边看春晚,边包饺子了。北方关于过年饺子的风俗差异很大,几乎家家不同。有的家传统是吃肉馅的,但陆展熙家新年的饺子一直是素馅的传统。当午夜十二点到了时,陆展熙先放了一挂一万头的鞭炮,然后家里煮了一锅饺子吃,完成了这个最重要的跨年仪式。这个年代没有后世发达的手机和社交网络,春晚后就完成了除夕的主要流程。
初一是中国春节中拜年的日子,陆展熙陪着妈妈在小区里熟悉的邻里和朋友去拜年,然后下午又到附近关系好的亲朋好友转了一圈,整整一天的时间就在互相的祝福和恭喜中,让春节的气氛越加的浓烈。陆展熙边跟着妈妈走,一边有点感慨。小的时候对这种走亲访友非常的反感,就觉得没意思,很无聊。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自己越来越享受这种感受,初一拜年,神圣的仪式感,让自己愈发体会到中华传承数千年的文化。
初二是春节专门回娘家的日子,这是妈妈最看重的日子。陆展熙陪着妈妈提着早早准备好的礼物,来到了姥姥家。妈妈姓孙,大名孙晓霞,是姐弟五个,妈妈是中间,上面一哥一姐,下面还有弟弟和妹妹。大舅、大姨、小姨都在南方,只有小舅和姥姥一起生活。陆展熙的小舅比妈妈小六岁,在市里的企业上班,家里有一个女孩,叫孙文慧,今年刚刚12,因为家族里兄弟姐妹很少聚齐,自小就和陆展熙特别亲近,一看到陆展熙,高兴的拉着到一边的屋里开始讲了起来。陆展熙也是特别喜欢这个妹妹,非常惯着,给妹妹发了一个大红包,叮嘱别让小舅知道,要不就被没收了。
初三以后,陆展熙开始接到了往日同学的消息,大家相约三三两两的开始了聚会的生活,几乎每天都会出门。这个情况直至初七以后才慢慢的安静下来。妈妈年后初八准备按时上班了,而陆展熙学校预计是正月十八报道。他考虑了一番,决定正月十四,去宗内给师父拜年,正好可以陪师父过一个元宵节。然后如果有空顺路去下石市,再回学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