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老九笑问:“徒儿可曾见过织布?”
江华摇头。
寇老九又问:“可知经天纬地?”
江华点头:“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天地。”
寇老九点头,指着地图上的横竖线:“甚好。如织布一般,竖之为经,曰经线;横之为纬,曰纬线。”
江华将经纬线牢牢记在心中,又问:“师父,这经纬线作何之用?”
寇老九笑道:“定天下万物位置之用。”
“徒儿,你看这里,即鹿、千岛海、阿吉克三地是否几乎皆在这条纬线上?”
江华仔细看去,还真是在一条纬线上,心中甚是惊奇。
寇老九又说:“再看这里。”
江华顺着寇老九所指看去,轻轻吐出三字:“三十七度。”
可完全不明何意,遂又问:“师父,此乃何意?”
寇老九说:“说明这三个地方皆在这条三十七度的纬线上。”
江华恍然大悟,趴在地图上仔细的看着每条经线与每条纬线所经过之处。
良久,他起身问寇老九:“师父,这些度数是如何算出来的?”
寇老九笑道:“说到这些啊,不得不佩服数百上千年来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毅力。”
“诸位先贤经年累月观测日月,观测诸天星辰,观测大海潮起潮落,观测四方天下,才有今日之经纬所用。”
“便是这过洋牵星术也是前人所创,为师只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江华笑道:“师父,前人所创再多再好,若是后人不学不传,岂不是有负前人一片苦心。”
寇老九大笑:“徒儿说得对。后人不仅要学要传,还要将前人的东西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受益。”
“徒儿过来,为师此刻就教你如何使用这过洋牵星术。”
江华大喜,遂站在寇老九面前。
寇老九拿起一个五指宽木板,说道:“徒儿,如为师这般拿起一块木板。”
江华随手拿起一块六指宽木板。
寇老九又说:“左手持木板一侧于远端,右手拉绳于眼前,木板下口与最远处大海平齐。”
“木板上口便是夜间能观察到的北极、北斗二星。待到月圆高悬、满天星斗之时,木板上与星辰平齐,下与大海平齐,便能得到木板指数。”
“如此便能算出船只现在所在位置。”
江华拿着木板练习了片刻便将木板放好,此法使用起来倒是不难,可该如何计算了。
于是,他又请教寇老九:“师父,徒儿不懂如何计算。”
寇老九笑道:“计算甚是繁琐困难,非一月一年之功可成。”
“啊。”江华瞪大眼睛。
寇老九大笑:“徒儿莫急。虽说计算繁琐,可历代先贤早已将计算好的结果留给后世子孙,后世子孙只需粗浅计算便能得出答案。”
遂告诉江华如何计算。
简单来说便是用所观测木板指数乘以二又五分之一便可得出船只位置所在。
江华习得过洋牵星术,只盼天色早些黑下来,一展心中所学。
戌时过半,波光摇月,星斗满天。
江华举着木板观测北极星,在寇老九协助下,一连换了四个五板子才算找到合适的。
最终观测下来为十七指又五分之一,计算出来与原本航线多一度有余。
再结合八日来的航程与当日命令,推定旗船就在东南方向,遂立即启航向东南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