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神。
前方不仅仅只是城池气派,沥青马路也变得更加宽阔。
宽大的沥青马路,犹如徐徐铺开的天地卷轴,要人觉得磅礴且心旷神怡。
同时整个路面每隔五米,就会有着一个高台。
高台大约比路面高出两拳,由青石砖铺设。
不难发现,这是将马车与行人分离了。
马车行走在沥青马路,行人走在更高一些的青石板路,相互谁也不干扰谁。
“好,人车分离,这倒是很人性化,这样也可以杜绝不少马车伤人的事情。”
盯着城池前方因为这样的区分,如今变得整齐有序,朱元璋觉得自己也可以将这套模式运用在应天府中。
朱棣点了点头,也表示很赞同:“的确,每年不说别的地方,单单就是我们应天府外,马车伤人的事件就经常屡屡频发呢!”
“徐县令这么干,还真解决了一系列潜在的危险!”
“老四,坏的要杜绝,好的就要学,这个给咱记住!”
“知道了,爹!”
随着离雁门县越近,朱元璋如今的心情也是越发的大好。
这徐来还真的是个大才,自己人还没去见到呢,但如今给予自己的惊喜愣是一直不断。
目前作为边关重要城池,它可是有着拱卫大明国门的使命。
所以这里建设的越好,朱元璋越是巴不得的。
最近几年关于边境主城的建设,朱元璋没少下功夫。
可惜一路上的巡查,那些贪官污吏差点没将他给气死,一座座城池都是很破旧不堪的。
如今这座雁门县的城池,还真是朱元璋第一个看到极为满意的地方。
不,甚至超乎了他的所想!
“爹,你快看那边!”
朱棣似乎看到了什么,他立刻朝着旁边一指。
“营帐?”
朱元璋的目光看过去,在雁门县城池的最边缘,驻扎着一顶顶的大营帐
这些营帐排列的方方正正,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生活区。
再仔细的看过去,那边还有着一个广场。
广场此刻有不少的人,他们正安静有序的排着队。
见到这番景象,朱元璋有些感到了好奇。
是难民?
不太像是难民,毕竟他们穿的很干净,哪里有着难民的样。
谁家难民穿的那么干净,他是没有见到过!
也不多琢磨,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了毛骧:“去,给咱问问他们在干什么,都是一些什么人。”
“是!”
毛骧双手拱拳,立刻朝着前方过去。
不一会,毛骧回到朱元璋旁边,迅速的汇报道:“爷,他们是因为地震逃过来的难民!”
“大约足有千余人,他们都被这雁门县的徐大人救助了。
“那边就是难民安置点,如今他们正排队领食物呢。”
原来还真的是难民!
感情是自己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