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前控制鸡群的数量,鸡舍又做了一些调整,鸡窝的位置放在了玄武区,也就是慢100倍时间的区域,这样可以实现孵蛋比较慢,生长和产蛋比较快,蛋的保质期也会更长,不然鸡群的数量可能会不受控制。
鸡舍现在并不算大,所以不能养太多,不过还是在青龙区留了一个鸡窝,毕竟现在只有20多只鸡
距离买各类东西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四天,这几天各类东西都陆陆续续的到了,藻类放了,小鱼小虾也放了,蚯蚓也放了,凭土鸡的本事,挖蚯蚓吃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这样土鸡的营养问题也就解决了
池塘的鱼买了好几种,防止鱼类冲突,池塘也简单分成了几部分,原本林一凡还担心池塘的水质问题,需不需要经常去换水,但是观察下来,池塘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且这片空间还有一些神奇的净化能力。
等待了几天,空间鸡舍里的土鸡已经由原来的20多只小鸡苗变成了一群群,既有大的,也有小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销售问题了,林一凡造了一个卖鸡用的大竹笼,准备到到镇上农市场租了一个小摊位
这几天买了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林一凡手上只剩下五千块钱左右,又拿了一千左右给家里,防止家里担心自己工作的问题。
农市场的小摊位倒是不贵,各个摊位有一个月七百到一两千租金的,看位置好坏。林一凡租了一个月租八百左右的摊位,将新做的大鸡笼带到摊位上固定好
由于空间里面神奇的流速,一段时间过去,尽管只有一窝在青龙区,鸡群还是增加了不少,玄武区的鸡蛋也存了不少
其实池塘里面的鱼也已经可以开始卖了,但是这个摊位上没有卖鱼的设施,旁边那个摊位倒是正好是卖鱼的,林一凡心中盘算着有钱了得盘下来。
农市场里面也有一些人情世故,同一种东西,大多数人都是和自己的亲戚朋友买东西。但是毕竟不是全都如此,加上林一凡卖的是土鸡,而且摊位上鸡笼里的土鸡大多看起来要比饲料鸡更有精神
再加上摊位上新店开张,七折优惠的牌子,一早上带来的十几只土鸡都卖空了,农村土鸡要比饲料鸡贵很多,一斤能卖到到2,30左右,打折之后也能卖到一斤20左右
看来下午还要要多带一些来,林一凡心想,笼子做的比较大,可以容纳三十只土鸡,下午就带三十只吧,如果可以全部都卖完,正好可以和鸡群每天增长的速度相抵消
一早上,收入了340多块钱,农村现在网上支付也普及的差不多了,但是也有部分老人不会流畅使用智能手机的缘故,所以林一凡手上一部分是现金。但银行大多数时间人比较多,所以林一凡计划攒到一定的现金再去存。
不过看来,倒是可以顾一个人帮忙卖,有神秘空间在身,总不能一直束缚在一个小摊位上。
农市场上卖的基本都是饲料鸡,因为土鸡的生长周期长,饲料投资大,所以市场没有长期卖土鸡的摊位,卖得话也只是偶尔有人来找摊位借卖几只。
两种之间鸡的销售虽然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影响倒是不大,毕竟价格区间比较大,一个是日常购买食用,一个是少买,时不时的提升一下鸡肉品质,所以也不用太担心市场竞争的矛盾
但是林一凡现在还不太清楚人员管理方面,所以请人的同时最好让老爹来一起卖或者监督,倒不是不信任别人,而是农村做生意都是自家人帮忙的多,而且自己确实没有管理经验,还是要小心使得万年船
先这样保持了一个月左右,名声慢慢在小镇传了起来,空间里面养的生物,似乎比外面养的更加鲜美,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作用。
现在林一凡带去土鸡到菜市场去卖,每天都会卖光,而且一天比一天卖完的时间快一些,新客越来越多,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为了防止影响到别人的利益被针对,翻在阴沟里,林一凡这个月让老爸看着摊位,抓紧办理了各类营业执照,6到18个工作日就办完了。
虽然卖的鸡种不同,价格也不同,但这种特别的土鸡的火热程度,终究是影响到了市场里面其他商户的利益。
市场里面那几个卖鸡的摊子老板,看着自家摊子越来越少的顾客,看向林一凡家摊子的脸色已经越来越不好看了,发觉这一点的林父,这几天回到家也和林一凡说了发现的这一点。
林一凡想了想,这样下去确实不是长久打算,如果不是自己一直在限制售卖的数量增长,恐怕别的摊子再过不久就要忍不住搞事情了。
毕竟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别人起早贪黑的做生意也不容易,自己一来就要抢生意了,这谁顶得住。
林一凡这些日子晚上老爹回到家,腰上的包里鼓鼓囊囊的,脸上也是连日不减的笑容。摊上的收款码是自己的,但是现金自然是老爹收的,也没有和他要,老爹想给也被林一凡拒绝了。
对此林父表示那就先帮林一凡存着,林荣这个辛苦半辈子努力养家的人,突然兜里鼓囊起来了也没有想着马上潇洒,依旧先想着家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