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宋朝好丈夫 > 043 忠臣之名

043 忠臣之名(1 / 2)

“这求亲的事,不过是个幌子。我能用,他也能用。”

她微笑着。

她并不是不相信黄七郎,却不想他夹在中间为难。况且他也是江浙纲首,在其位要谋其事,所以她很多事情都是在做完后再告诉他。

比如她与陈文昌曾经通信的事,这件事在两家的亲事定下来之前,她不会透露。

毕竟陈家还要依靠那位楼国使。

陈文昌也有他自己的主张。

“黄七哥难道不明白?陈家能不能进坊求亲,还有那位楼国使是不是如陈家所请进坊保媒,现在哪里又说得定?”

她稍稍暗示着,还没有把话说完,楼梯上传来脚步声响。

她转头看去,汪婆子一头大汗,灰败着脸色闯了进来,要不是她小儿子汪宝儿正扶着她,几乎是路都走不稳了。

“妈妈这是怎么了—?”

她不由得皱眉。

“大娘子!不好了——!三郎安排了人守在那扶桑女人的院子外头,要拦着老婆子办事。老婆子顶着这张老脸,闯了进去,那女人居然已经把孩子生下来了——”

挤满了人的货栈平台上一时寂静得几乎没有一丝的呼吸声,人人低头。

海面上杀声连天,小蕊娘却几乎觉得这平台上是气都透不过来了。

连黄七郎都扭了头,不好去多看季青辰的脸色。

她的纤长五指握紧了手中的镜筒,忍着直接向地上砸去的愤怒,她深吸一口气,镇定转眸,她看向了汪氏母子身后的人影。

那人是随着他们上楼,却一直没有出声的季妈妈。

她刚才已经吩咐季妈妈去催问坊外的消息了。

那老妇正举着桔红色的手灯,走到了平台栏边,她一一点燃了平台四角的叉架火盆,脚步安静闲悠。

这老妇的神情,如同还是在平常的岁月里,等待一天入夜时那最后时光的流逝。

此时感觉到了季青辰看过来的眼光,跳跃的火光中,她转过脸,满上皱纹的苍老脸庞上看不出什么波动,慢吞吞道:

“大娘子,老身为了打理鸿胪宋馆的事,刚刚把瓦娘子召回来了。她在那院子里已经探明白——汪妈妈走后,筑后川的姬君就马上派使者去驻马寺送信,信也已经被截了下来。”

小蕊娘听到这里,暗暗拍了拍小胸口。

她知道大娘子故意让汪妈妈去送药,果然另有安排。

大娘子当然并不是非要伤害宝宝和季三哥翻脸。

只听季妈妈继续道:

“驻马寺里,最近来了一位从平安京城过来的亲王僧座——”

她皱眉不语,耐心听着、

平安京城里的无品亲王出家做僧官的,也不是稀罕事。这和尚能被从京城赶到筑紫驻马寺,那大半也是和谋反者有牵连。

果然,听得季妈妈说道:

“姬君写给这位僧座的信里,说她在被流放前和京城里的皇亲有过来往、其中提到了她今日平安产子的事情。她请僧座派僧兵下山来接她的孩子——瓦娘子这些日子也观察了姬君的身体状态,按日子算,那孩子未必就是三郎的。”

一听那姬君所产之子不见得是季辰虎的孩子,小楼平台上,七八个人同时松了口气的声音响起。

所谓筑后川的姬君,自然就是三郎认识的那名扶桑世家女子。

至于瓦娘子,是季青辰内库里的心腹妈妈之一,她擅长的是巫药、草药,帮女人安胎生产。

算起来,似乎已经大半年不见了她的人影,如今看来居然是去了那姬君的身边盯着。

“狗屁的姬君!”

反倒是汪婆子跳了起来,抹泪叫道:

“要不是三郎的种,他差人守在那院子里干什么?叫我老婆子的心都吓凉了——”

说到这里,汪宝儿上前一步扶住了她。

他十三岁的个子已经比汪婆子还高了一线,额头上的伤口,是三郎打小揍他留下来的疤痕。他眼中的神情仍然生嫩,是个少年的模样。

他陪笑扶住了老娘,劝道:

“娘,咱不急,啥事都有大娘子作主。”

“我的儿,当年大娘子把三郎交到我手上,我掏心挖肺地养了三年,半点儿不敢怠

慢。哪里想他成了如今这个孬样子?”

汪婆子关心的完全和小儿子不在一个方向上,她几乎就要哭倒在地上,

“这两年他住在南坊大屋里,吃的穿的用的哪一项不是我老婆子在替他操心。我只盼着他有出息,将来也好拉拨你们两兄弟。三郎要是成了个顶绿帽的废物,我老婆子以后还怎么有脸再住在这坊里!?我怎么对得起大娘子……”

“好了!”

她沉声一喝,断然阻止了汪婆子的胡言乱语。

三郎季辰虎的心思有时候连她这个姐姐都拿不准,否则她何必用这法子来试探?

果然那筑后川姬君怀的孩子,不是寻常血脉,

“宝儿,你娘辛苦了,扶她到后院屋里去坐坐——蕊儿,去给汪妈妈上热茶,捶捶腿。”

汪宝儿第一怕的是季辰虎,第二怕的是季青辰,他老娘倒是排在了第三。

听到她的吩咐,他连忙应了,和着飞跑过来的小蕊儿一起,把汪婆子扶下了楼。

“只是两座箭楼,虽然被三郎夺了下来,足以让他在坊民们中威望大涨。但那箭楼小岛是有公文文契才能算数的。”

江浙海商刚刚才送出的重礼就被季辰虎一手夺走,黄七郎心知是被那楼国使查探到了消息,所以才有季辰虎的故意夺楼。

还是为了破坏江浙海商与唐坊的关系。

他和李先生商议了几句,上前开言,

“三郎他想要以蛮力夺楼,然后趁势再得到坊主之位,还不至于让你唐坊中的里老会心服。”

他知道,季青辰在当初开坊时,手中没有多少亲信。

北坊里的坊民是季辰龙从北九州岛游说迁来的,南坊里的坊民是季辰虎从南九州岛抢

来的。为了分薄两个弟弟在北坊、南坊里的势力,免得他们再次火并,她在开始几年没有人手的情况下,提议建起了唐坊里老会。

她从坊民里选取了立功、长寿、识字会经商、有独门技术、或者子女多的长者组织在了一起,按三万坊民一百比一的比例,建起了二十九人里老会。

里老们除了负责每年的查帐和公示,就是共议坊主。

“我自然明白。但那位楼国使现在应该也知道坊里的规矩,也许他反倒以为有里老会,更能方便推三郎上位?”

当初建坊时,她虽然没有亲信人物,南北两坊却有近百名坊民由她亲自挑选出来,跟着大宋工匠学习了各种技术。他们当然在修河道时立下了各种功劳。

这些坊民不仅与她关系密切,而且往往集立功、独门技术、识字会经商三者于一身。

所以,他们中被选入里老会的人极多,占了里老会中的一大半。

这才让她每三年的坊主之位一直稳如泰山。

唐坊海面上散布着金红火光,她听着海上传来的厮杀呐喊,火光中照耀出来数不清的巨大“宋”字云锦招旗,片片泛出银黄光色。

光晕相连,如夕阳晚霞重现海面。

这瑰丽奇幻的景色几乎像是一幕海市蜃楼,托举着夕阳,重回人间。

最新小说: 洪荒:无耻三清,竟窃听弟子心声 剑破云霄 同福客栈开在洪荒 三千道墟 长生:从结缘开始 断案,从锦衣卫上班开始 影视大庆:从融合圣主开始无敌 灵植供应商 高武,从爆兵开始建立帝国 综武:观天地!形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