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水仙花畔的守望者 > 第十三章 责骂

第十三章 责骂(1 / 2)

九三年那会儿,在农村里,电视机还未能遍及各家各户,尤其是像孔二老爹家这样的偏远山村。

不过呢,孔二老爹家经营着一个小卖铺和小饭馆,生活过得还算滋润。

每到街子天,他家里的小饭馆就热闹得像沸腾的粥。

村里的人,还有从外头来的人,都喜欢往他家饭馆里跑,大伙儿吃饭、聊天儿,图个热闹。

家境宽裕了,孔二老爹的铺子里就添了一款彩色电视机。

那台彩色电视机,虽然在当时已经算是村里的“奢侈品”,但搁现在看,它还是显得笨重得很。

那时候的电视图像嘛,当然比不上现在那么清晰,色彩也稍微单调一点。

即便如此,这并没有削弱电视机带给村民们的乐趣。

屋外,邻居们熙熙攘攘的声音响起...

有人高声喊道:“雨花大嫂,孔二叔家换了一台大彩电,那电视里的小人儿花花绿绿的,可比黑白电视好看多了,走,咱们看大彩电去”

邻居们七嘴八舌地嚷嚷道,伸出手指着孔二老爹家的方向,“雨花大嫂,快点,快点,不然就来不及了!”

另一位邻居赶紧接茬:“雨花大嫂,别光顾着洗碗了,赶紧的!就快到七点半了,那部大热门的电视剧《孽债》马上就要开始啦,去晚了就只能站在角落看了!”

雨花大嫂听到喊声,手里抓着几个刚洗好的碗,犹豫了一下。她眼角一瞥,看到邻居们热热闹闹的样子,终于忍不住心动起来。她用围裙擦了擦手,暗暗骂了一句:“真是的,一惊一乍的,电视有什么好看的。”

话虽这么说,雨花大嫂还是磨磨蹭蹭地应道:“就来,就来,我这就来。”

雨花大嫂赶到孔二老爹家时,电视机前的长凳上已经坐满了人。

孔二老爹家那小小的堂屋就像个热闹的庙会,人声鼎沸,挤得水泄不通。

村民们有的坐在电视机前的长凳上,有的倚在墙角,有的甚至站在门口,不过无论他们身处何处,他们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电视屏幕。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却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熟悉的片头曲想起.......

那一年,恰好有一部电视剧《孽债》特别火,这是一部讲述五个孩子从西双版纳到上海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故事。

这五个孩子的故事让全村人牵肠挂肚,心绪随着剧情的起伏而波动。

有人因为剧中的情节,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有人因为剧中人物的苦涩遭遇而感到愤怒;也有人因为剧中人物重逢的场景而露出了温暖的微笑;还有人为这部展现知青生活的剧情而心生感慨……

“这女娃她爸咋能干出这缺德事啊?就不怕遭报应吗?”

“这些孩子太可怜了,他们的父母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家庭和孩子。”

“这些孩子应该得到一个公正的待遇,他们的父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哎呦,这就是个电视剧,大家看看就行,别当真啊!”原来是村里的瘸子——二狗子。

但很快,一个尖锐的声音又打破了这份和谐:“都说无巧不成书,看看咱村里的俊子,爹不疼娘不爱的,不就是和那群孩子一样可怜吗?”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水仙听到村民们那阴阳怪气的议论,她的心里就像被火燎一般,愤怒不已。她霍地站起身来,用力关掉了电视机,让整个堂屋突然陷入了一片寂静。

最新小说: 抗战:血色海棠从淞沪开始绽放 系统提前降临:未来女儿找上我 我的心动女邻居 拒嫁东宫后,清冷太子又撩又哄 全球贬值:假千金日薪百万带飞全家 五个疯批全有病,贴贴女主就痊愈 诡秘:当愚者碰上假面愚者 从学渣外挂到秦始皇:完美男主 都市:绑定后,女神上司不对劲了 他比前任更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