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你看的第一组三人,代表了正常学徒工的最高水平。”
“后面那奇奇怪怪三人,代表的是最差水平。”
“但是你刚也看到了,最差的那三人通过合作,做出来的成品件数量居然比第一组多一倍不止!”
“而且!”
“他们做的成品件有三级钳工的水平!”
“什么?”
娄振华难以置信问道:
“不但数量多一倍,还是三级钳工水平?”
这话也就是他郑康年说的。
要换个人,娄振华现在就能给他一耳光!
让他滚去配眼镜去!
“这不可能吧?!”
娄振华虽不懂技术,但有些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学徒工不可能做出三级工的水准!
“开始我也觉得不可能!”
“但他确确实实是真的……”
郑康年三言两语解释了下高度分工合作的方法。
娄振华听了大喜过望震惊无比!
只是简单的分工之后,一天时间不到,就可以将生产率提高数倍!
这是何等的匪夷所思?!
这方法如果在厂里长期全面推广,那生产效率得提高多少啊?!
怪不得郑老刚才不让打扰。
原来是为了看最终对比!
正该如此啊!
“郑老,这么妙的法子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这我也没问。”
“那三个小家伙太投入,都不知道我进去查看过。”
“不过肯定是他们三个的其中一个,错不了!”
娄振华一拍双手,激动道:
“没想到我这厂里居然有如此精明的人才!”
“真是天助我也!”
“郑老,我打算开全场表彰大会!”
“表彰他们三个的同时,顺便像全厂推广这种模式,为后面生产改进做做铺垫!”
“您意下如何?!”
“成热打铁!正该如此!”
“不过改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牵扯颇多。”
“我建议先单独成立一个实验车间……”
郑康年话没说完,娄振华早已会意!
“行!就按您说的办!”
“成立单独改进实验车间,直接由您牵头把关,带那三个小子先一步落实改进。”
郑康年笑道:“把关没有问题。”
“但还是年轻人敢闯敢干!”
“我建议,直接让他们中那个头脑精明之人做主任主持改进工作!”
“我做顾问压阵即可!”
“好!就这么办!”
“我现在立刻去通知晚上开全厂大会!”
二人聊完便各忙各的。
没过多久,轧钢厂整个办公区域都忙了起来。
李怀德里副厂长急匆匆下了办公楼。
专门叫了辆卡车过来,跟他立即去自行车店现买自行车!
一群人事科同志忙着向空地上搬桌子搭台子。
财务科一群人在那忙着写画报,挽大红花。
这场景隆重的像提前开年终表彰大会似的!
PS:各位义父赏点鲜花评价票吧!求求了!
各位义父有什么看法,请移步评论区留言!
必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