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六百七十五章 迟早面对

第六百七十五章 迟早面对(2 / 2)

《徙戎论》中提到“关中之人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西北诸郡,皆为戎居”。

这事实上是等于现在的幽州并州凉州,甚至冀州司隶,百年内都变成了胡人主导的地区,加上关外胡人南下,五路乱华便成了必然。

袁熙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以幽州为起点,防止这种历史的发生。

他心里隐隐约约已经有了些眉目,但是实施起来异常困难,毕竟以他现在的实力,很多想法是有心无力,所以只能用外交手段来弥补军事的短板。

乌桓便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袁熙的想法,是以其作为试验田,来验证自己想法的可行性。

他先前和郭嘉沮授商讨过自己的想法,两人虽然惊叹于袁熙和常人完全不同的思路,但因为没有后世的历史知识,并不能体会到未来的残酷性。

两人都觉得袁熙是不是想得有些过多了,此时最重要的,不应该是争霸天下吗?

但袁熙明白,此时不早作准备,将来可能就晚了。

所以这次他力排众议,准备商讨和乌桓谈判,展开一系列的军事和内政合作。

一是联手对付关外的流寇异族。

关外鲜卑和关内乌桓虽有世仇,但单于塌顿不想和其彻底撕破脸,免得被其大规模报复。

所以袁熙提议,让乌桓出劳力青壮,加入袁熙的军队,以幽州军的名义对付鲜卑,这样乌桓便脱了出来。

当然,虽然青壮劳力宝贵,但同时袁熙也要负责安置这些青壮的家属,这对于相对于增长的人口,缺少食物的乌桓来说,其实也能够减轻一部分压力。

但这就是袁熙的目的,釜底抽薪。

他要做的,是试验内迁政策的临界点,既一地之内,胡汉的比例多少才合适。

让胡人在人口比例上占优是肯定不行的,这样不仅做不到同化,还会被反客为主,倒逼汉人逃离。

袁熙要试验的,就是保留一部分边地外族的情况下,在自己治下接纳一部分相当比例的胡人,能其能够慢慢融入当地,但又不至于让其鸠占鹊巢。

当然,他的这个治下,不禁包括幽州,还包括了徐州和江淮地区。

当初他提出这个设想时,郭嘉沮授也颇为经验,疑惑道:“江淮不缺人口,让他们费尽人力物力迁过去,值得吗?”

袁熙微笑道:“有些不可?”

“要真算起来,现在的绝大部分胡人,其祖上都能追溯到炎黄,和我们其实也算是同宗起源。”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居住地区的扩大,产生了种种不同的风俗,这些风俗有的可能不太合适,有的却是对中原的有益补充。”

“既然是胡汉融合,当然是不仅包括中原地区,也要包括江淮乃至江东,以及南蛮南越地区。”

“说来现在这些地区,虽然都是汉家天下,但却被称为山越野人,在中原人眼里还不如胡人,甚至不被当人看。”

“但随着将来天下统一,这些迟早也会进入汉人的范畴,胡汉能够融合,汉人和山越人,当然也能融合,在其中加入胡人,又有何不可?”

“让其提前体会到民族融合的好处,也是天下一统的重要步骤之一,何况融合并不是消灭,而是互相学习互补。”

“只要心向华夏,便都是华夏人。”

郭嘉沮授不得不承认,虽然袁熙这番话有些东西他们还不能理解,但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而且这些说法,他们从未多想,如今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门,看到了门外的全新景象。

郭嘉出声道:“嘉有一事不明,使君为什么对这件事情如此上心?”

袁熙犹豫了一下,才缓缓出声道:“确实,这件事情看起来并不太重要。”

“但一想到可能发生的惨痛景象,我就觉得,既然来到这世上,总要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改变一些东西。”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大唐小兵 朕就是万历帝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大宋第一侯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大夏摄政王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无敌七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