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楚云浩在客栈给管事的留了一封信,交待了他一些事情,大家起来洗漱一番后就牵着马出城,到城外找到船泊处,启程而行,在六合寺不远的渡头处,接上师傅师姐,一行人就准备出海了。
在船上,楚云浩献宝似的把另一匹汗血宝马送给了师姐杨紫衣,至于师傅,则是让他在其他四匹波斯马里面随便选,至于这里为什么是四匹,还不是五匹,因为还有一匹波斯马,是许真真选定了的,师傅周侗走上前去,选了与他挨着最近的一匹,楚云浩知道,师傅对这些物质的东西其实看得很淡,这就是随随便便选的。对于汗血宝马,杨紫衣还是很喜欢的,左摸摸右看看,爱不释手。末了,杨紫衣把一串木珠手串塞到他手上,说这是降龙木做的串珠,有安神辟邪之效,算是师姐给他的见面礼,楚云浩欢欢喜喜的接过戴上,这降龙木,好像在破阵之上有奇效,听说只有穆柯寨有这么一颗树,也算是难得的奇珍了。
前世华夏历史上的姑苏,是在长江以南,这世界却不一样,还是在长江以北,并且从长江北岸登陆后,要走近三百里才到,所以,这次从钱塘江入海,还要再走两天才能到长江口,到时再上岸登陆。
这两天里,钟青青总是腻歪着跟楚云浩在一起,两人就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其实楚云浩却是有苦说不出,既不想太伤她的心,又不想跟她太过亲密,因为对钟青青,他真的没有太多想法。如果没有现在这么多老婆,他也许会接受,但现在有这么多老婆了,他真的不想再接纳其他人,除非是蚩梦这种,他真的很喜欢很喜欢。
两天后,船到了长江口,泊到北岸一个城镇码头后,楚云浩,两个女护卫,钟青青,许真真,师傅,师姐,一行七人牵马下船登岸,临下船之时,楚云浩让张三就此回去,交待其告诉家里人,他九月份就会回去,叫家里人不用担心。
看到护卫小雨提着一个笼子,带了几只信鸽出来,楚云浩本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也许,可能用得着吧,她们是护卫职责,比他想的要周到,有些事,他看着就好,他是想说不用带这些,但也知道,不要轻易否定别人之事。
大家骑的都是良驹,两三百里的路程,只一天时间就赶到了,姑苏白家,光园林占地就十几亩,竟然也是身家巨万的武林豪客。楚云浩一行赶到白家,跟白家管事说了银月双剑陪朱子期去大巴山找师傅周侗的事,还周侗却好端端的在他面前,要他飞鸽传书说明这事,不要再让这大乌龙闹下去,白家管事很是感动,说马上去办这事,并留楚云浩一行在白家吃饭歇息了一晚。
第二天吃过早饭,道谢过白家管事后,大家启程,分道扬镳,临别之际,钟青青和许真真都颇为不舍,钟青青眼睛红红的,哀怨的看了楚云浩一眼,最先打马而去,还许真真苦笑一下后,也给楚云浩投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楚云浩怔怔的看着她们远去,心里空落落的,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不对。
别了钟青青和许真真,就是楚云浩,两个女护卫,师傅,师姐,一行五人上路了。楚云浩本有意加快行程,可师傅周侗却总是慢吞吞的,并不急着催着马儿行走,为了照顾师傅,楚云浩也不好走快,于是,他们一行一直保持着一天大概一百里的速度行进着。不过,让楚云浩高兴的是,一天之中,师傅总会抽出一两个时辰来指点他的枪法。
如果不是拜了周侗这个高人师傅,楚云浩永远也想不到,原来枪法还有这么多种妙用,这么多的变化和杀招。当师傅跟他演义枪法的时候,他看着平平无奇,可当师傅拿根棍子跟他对打套路的时候,他才知道师傅这平平无奇的枪法有多恐怖,因为两人都是用套路对打,动作放得很慢,楚云浩才能有更直观的感受,可是他的所有动作,所有套路,在师傅周侗面前,好像都是小儿科,明明都是一样的套路,可师傅一出招,咦,师傅这长枪一斜又打到他的头了,师傅这枪柄一靠又顶到他的胸了,师傅这长枪一摆他自己又撞到枪口上去了。幸好,这是师傅在跟他演示套路,如果是战阵之上,楚云浩不由出了一身冷汗,这每一招都是杀招,万劫不复啊!自从周侗师傅教他枪法后,楚云浩才知道,以前的铁师傅也好,赵明月挖过来的杨浩也好,这两人的枪法,简直狗屁都不是。
师傅教他枪法的时候,除了避着两个女护卫,师姐杨紫衣却是一直带在身旁的,师傅跟楚云浩对打套路的时候,有时候还会向杨紫衣讲解其中的精髓,搞得楚云浩以为,师傅这不是在教他,主要还是在教杨紫衣。
这样,白天,楚云浩跟师傅学习,对打套路,晚上住店之后,楚云浩再去外边练上差不多两个时辰的枪法,以疯狂消化吸收白天所学,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才十几天的时间,楚云浩就觉得自己的枪法已进步神速,对枪法领悟醍醐灌顶了一般。从以前跟师傅对打套路时,每一次都被师傅打头或顶胸,到现在已经能接下一半了。
这一天快到武昌城了,下午时分在一株老树下歇息时,周侗把杨紫衣和楚云浩叫到身旁说道:我教你们的这套枪法,是霸王枪法,是昔年无敌天下的西楚霸王所创,得我这枪法传承者,卢俊义,狄鹏,得之八九,林冲,史文恭,得之七八,紫衣,虽然你年龄尚小,却也有得我枪法十之七八之精髓,跟尔父杨再兴比,也是不遑多让了,只是尔父之勇猛,你尚不及而已。你这小师弟,天资聪慧,一点就透,实乃练武奇才,为师很想把毕生武学倾囊相授,可惜,为师这衰朽残年,只怕是做不到了,以后,你可要照顾好,教导好你师弟,把我教你的东西都教给他,代为师尽到师傅之责。周侗叹了口气说道。
师傅,瞧您都说些什么呢,您老人家无灾无病的,可不要说这些胡话。杨紫衣嗔怪着说道。
这有啥,我都一百多岁的人了,有啥话不能说的。周侗摸了摸杨紫衣头笑着说道。
还有,云浩,我前两天把过你的脉,你体内有阴阳两种真气,按理来说,阴阳两种真气,就如水火,在人体内是很难调和的,可你体内阴阳两种真气却调和得很好,这是很高深的内功心法,我一直没问你以前的师傅是谁,但想来应该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不过,你这内功修为,根基尚浅,看来也是刚所学不久,我不忌讳你跟我拜师练武,但不知你这师傅是如何看待。周侗这时看着楚云浩说道。
听师傅这么一说,楚云浩忙从怀中掏出道玄经说道:师傅,我没有在您之前拜什么师傅,只是从小跟我们村里一个铁师傅学过几年把式,铁师傅也不是什么开宗立派的,他并不反对我另投名师,我的内功心法,都是从这上面学的,这是一个老爷子送给我的,他也不是我什么师傅,师傅您请看。楚云浩把道玄经递给师傅周侗后,就说起了他得到这道玄经的魔幻经历,从岳阳楼斗诗说起,大醉岳阳楼,写下岳阳楼记,一个长得很是神气的老爷子主动来找他喝酒,然后两人结了八拜之交,老爷子要了他岳阳楼记原稿,最后就送了他这本道玄经。楚云浩侃侃而谈,把这一切说了出来。
这个世界,如果是开宗立派的,做个普通弟子还好,如果是亲传弟子,那拜师之后就得从一而终。另投名师,那可是很犯忌讳的事,会为世俗伦理和江湖中人所不齿的。因此,楚云浩这一通解释,急得汗都冒出来了,就怕师傅师姐误会。
周侗接过楚云浩道玄经,翻看之后,就入迷了一般,全然忘乎身外之事了,楚云浩先是小声叫了几声师傅,见周侗似没有听到般不为所动,也就不敢打扰了,于是,楚云浩和杨紫衣两人陪在一旁,都安安静静的等着,不敢乱说话,只是,杨紫衣偶尔却是横上楚云浩几眼,楚云浩讪讪笑着,知道这师姐对他刚才解释并不相信,这是在嗔怪他有了师傅,还要再投到周侗门下来,看不起他。直过了大半个时辰,周侗才合上道玄经,仰天长叹道:没想到,没想到,武学之博大,精深若此,看来当年我输的不冤。
“师傅”。楚云浩跟杨紫衣两人同时叫了一声,叫过之后,两人互看一眼,马上目光又躲闪开来。
我没事,如果我猜的不错,这送给你道玄经之人,就是黄裳了。周侗说道。
看楚云浩和杨紫衣两人都不解,周侗顿了一下后说道:此人十年前,找我切磋过一番,论拳脚套路和兵器,他不及我,论杀招和内功精湛,我不及他,如果不是切磋,还是生死决斗,我必败无疑,此人的摧心掌和神爪手,端的是刚猛无俦,出之毙命。
接着,周侗就说起了这黄裳的往事,说这些都是黄裳与他切磋比斗后自己所说,料来绝无虚假。这事还得从大晋微宗在位时说起,微宗皇帝,喜道教,求长生,自称道君皇帝,他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堪道籍。徽宗皇帝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而委派刻书之人,便叫做黄裳,他是一名文官。因害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质其死罪,所以就逐字逐句极为细心的校读。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下来,他居然便精通天下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大内武功高手。
其时,正值南方白莲教起义,因白莲教行事诡谲,颇江湖习气,每次起事,朝庭派大军扑灭后又起来,如此防不胜防,烦不胜烦,微宗便让其带人去挑了白莲教在各地的分殿,听说甚至打到了白莲教总坛,因其武功甚高,白莲教死伤惨重,为了报复,就杀光了他的父母亲人妻儿子女,他自己也寡不敌众,重伤而逃,这次逃走之后,隐姓埋名二十年,自认为武功已无敌于天下,可以报仇了,可在看了白莲教种种所为,说是反抗朝庭,实为苍生请命,他这个仇也就报不下去了,并说他穷究道经,一切都有因果,实不想再妄造杀戮,最后找我切磋一番,印证一下到底是不是天下无敌,也就罢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