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跟着那个人一直走。
那个人在城中乱逛了一圈,买了一匹骏马,一个鞍鞯,一个辔头,一把长鞭。
“此人真是花木兰。”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与诗中说的一模一样。”
“看来,她要去替父从军了。”
这时,罗迁已经确定了这个人的身份,正是《木兰诗》世界里的主角——花木兰。
于是,他骑着马,出了北城门。
十里长亭外,他过了一夜。
却不知,此时的罗府,已经翻了天。
因为他的离开,被罗勇和罗母发现了。
“老爷,你说迁儿不告而别,是去参军了?”
“这怎么可能?”
“昨天,他还让忠叔去打听,那个花家的女儿。”
“他不是应该想着成亲吗?”
“怎么会想着去参军?”
罗母急得六神无主,问坐在椅子上闷不做声的罗勇。
良久。
“你那是被他骗了。”
“好一招声东击西之计啊。”
“其实,我早就应该想到了,都怪我一时糊涂。”
“昨天,他向我炫耀了一番武艺,还说要去战场杀敌,建功立业。”
“可是被我拒绝了。”
“那个时候,我就应该想到,他会瞒着我们悄悄出发。”
“我就应该派人盯着他,把他关在家里......”
罗勇悔不当初的说道。
“老爷,看门的仆人说了,迁儿是中午才离开的。”
“要不,我们派人把他追回来?”
“应该还来得及。”
罗母急忙说道。
“唉......来不及了。”
“你刚才没听见忠叔说吗,他得到的那匹乌骓马,快得不得了。”
“日行一千,夜行八百。”
“我们派人也追不上了。”
“说不定,现在他已经到了岭原镇,入了军营。”
“再派人去,也无济于事了。”
“也罢,就让他出去闯闯吧。”
“就他的那身武艺,再加上宝马、神兵,自保应该不难......”
虽然罗勇不愿意让罗迁上战场,但事到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
他一个解甲归乡的折冲将军,还没有权力去军营要人。
......
殊不知,罗迁根本没有立即到岭原镇。
而是在北门外的十里长亭留宿了一夜。
他在等花木兰。
岭原镇,是平城县以北的边防重镇,那里集结了很多抵挡柔然的大军。
此次皇帝征兵,新兵全部在那里集合,稍加训练之后,再上战场。
而十里长亭,是花木兰北上的必经之路。
天刚亮,罗迁已经看到,有不少人或骑马,或步行的往北方赶去。
有的带了兵器,有的赤手空拳。
他知道,这些人都是去参军的。
没办法,皇帝下了圣旨,每家每户,必出一名男丁。
不去者,满门抄斩;服役者,则能免除一年赋税。
因此,去参军的人,络绎不绝,宛如长龙。
每一个经过,罗迁都仔细查看,看是不是花木兰。
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女扮男装,稍不注意,就让她溜走了。
巳时时分,一轮暖阳高挂。
这时,从南面来了一匹马,马上坐着一个戴斗笠的人。
这个人的腰上,悬了一把宝剑,背上挂了一张弯弓。
“嘿嘿......”罗迁笑了,“等你半天,终于来了。”
没错,他认出来了,这个人正是昨天从花家出来,去街上买骏马、鞍鞯的那个人。
罗迁背对着花木兰,等她过去了,才翻身上马。
“驾——”
乌骓马一骑绝尘,很快就追上了花木兰。
之所以要等花木兰过了,他才追上去,那是怕花木兰看出来,他是在专门等她。
“这位兄弟,你也是去岭原镇参军的吗?”
“要不,我们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罗迁对着花木兰一抱拳,洪声问道。
PS:花木兰已登场,求大哥们赏点鲜花和评价票,谢过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