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国内战争结束,以及未来遇到金融危机,港岛的房价也仅是暂时受挫,并不影响港岛房价的最终上涨。
仅凭这一条。
王鸿煊就不怕自己投资港岛地产业会亏本。
更不要,说后世很多港岛大亨都是凭借地产业才崛起的。
没理由别人能行,他开挂了还不行。
并且他初来港岛。
在港岛一无人脉,二无关系背景,三还没有销售渠道。
想要在港岛立足,尽快打造出一张属于自己的关系网,就必须要一鸣惊人,做出亮眼的成绩来才行。
而能满足这几点的,恐怕也只有地产行业最合适了。
“华强,从今天开始,你们小组的工作,就是寻找地皮和旧楼,最好是那种面积大,临近中环,九龙,油尖旺区域的地皮。”
公司会议上,王鸿煊给赵华强所带领的战斗小组人员安排了工作任务。
为什么要强调地皮的占地面积和位置?
则是因为此时的港岛,建筑多是唐楼和骑楼,并没有后世国内的小区建筑。
卫生脏乱差不说,连治安都没办法保证。
如果王鸿煊能按照后世国内小区模样建造住宅,再开办个物业公司,安置上保安上岗,想来是更能让那些前来港岛避难的国内富商心动,不怕卖不上高价。
另外这个时代的港岛也只有中环,九龙,油尖旺等少数几个区域繁华。
如荃湾区,沙田区,西贡区,将军澳等地,大部分都是农村,短时间内很难发展起来。
王鸿煊要建的是民宅。
肯定要优先选择地段好的位置。
所以他才会让赵华强带人找地皮的时候,着重强调这几点。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港岛地产行业才刚刚起步,较比后世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他连学区房,电梯房,交通房,氧气房等概念都不需要拿出来。
仅是在私密性和治安两方面微微下点功夫,就不怕自己的房子卖不出去。
“好的老板,我稍后就带人去外面打探消息。”
赵华强飞快回答道。
王鸿煊闻言,不有点了点头,对赵华强给予了高度赞赏。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型人才,虽然让赵华强带人找地皮,打探消息什么的,有些大材小用。
但你不能否认的是,他真的很优秀。
无论王鸿煊有吩咐什么任务,都没有丝毫怨言,并且能出色完成。
能力出众不说,还任劳任怨。
就问这样的人才,谁不喜欢吧!
“嗯,此事就交给华强你了。”
王鸿煊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一旁新招募的律师人才林伟道:
“林伟,你稍后去港岛土地署和商业署咨询下,询问下分层出售的情况,看能不能为每栋居民楼的单独层楼房制定地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