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煊想要通过汇丰银行大班罗伯特的渠道接触港督杨慕奇,也是想要推动杨慕奇计划的实施。
只要杨慕奇计划能在半岛战争之前完成。
那么对港岛的华人来说,肯定会是一件好事,说不得就能大大改写和扭转未来港岛五十年代,以及六七十年代的混乱局势。
………………
罗伯特听到王鸿煊要求,却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安抚道:“王生,我最亲爱的朋友,你不用着急,这事情还需要我好好准备一番。”
“我需要同更多人的商议一下,等商议好了,便可推动港府修改地产政策,以及取消对楼层的高度限制了。”
“至于港府杨慕奇……”
罗伯特眉头微皱,似乎有些犹豫不决,道:“根据我得到的消息知晓,我们这位港督似乎已经向大英本土提交了卸任申请。”
“等今年7月份之后,便会有新的港督上任。”
“所以我更倾向于等那位新港督上任后,再实行这一计划。”
“到时候,只要我们准备充分,哪怕港督不愿意,恐怕也不能阻止我们。”
相较于付出巨大利益和代价拉一个即将退休的港督上船。
罗伯特更倾向于拉拢一个新上任的港督。
毕竟一个是即将过气的老家伙,一个是未来几年的港岛总督,倘若是付出同样的代价,拉拢哪一个更划算,显而易见。
王鸿煊摇头,道:“不,我的朋友,我跟你的看法却是恰恰相反,三个月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事情了。”
“并且我们这位港督大人在位七年,有五年都是在日军俘虏营渡过,还有一年实在英格兰养伤,哪怕是最后一年,面对的也是战后的港岛这一烂摊子。”
“你说他作为一个港督,若不能在离开前位港岛市民留下点什么,让港岛市民能知晓他这一位港督的存在,岂不是非常的失败?”
“所以,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让这位杨慕奇港督同意我们的地产改革方案。”
“只要这一份地产改革方案通过,我们后续的所作所为都将是合法的商业行为,就算那位新港督知道了,也不可能说什么的。”
“花小钱,办大事,合规合法!”
“为什么还要继续等呢?”
王鸿煊淡淡说道,并不觉得罗伯特的想法是个好主意。
港督杨慕奇即将卸任的消息,在他看来,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历代英帝国港督在离开时,都有留下自己的痕迹。
比如说打造一条街道,用自己的名字为街道冠名,或者建造一座以自己名字来命名地标性建筑等等。
唯有杨慕奇这位港督最为尴尬。
因为他对港岛的功绩,并不足以让他在港岛留名。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复任的当天,就提出什么“杨慕奇计划”了。
港岛地产改革,解决港岛市民的住房需求,尽快回复港岛建设,甚至是改变整个世界的地产运营模式。
这对一个一事无成,且即将离任的港督来说,无疑是有着极大诱惑力。
因为这件事一旦能够成功。
他就不是历任港督中的耻辱了,就有资格在港岛留下自己的印记,为后世港岛居民瞻仰了。
这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政治家而言。
无疑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罗伯特闻言,很是高兴道:“没错,我的朋友,是我想错了,相较于那位即将上任的新港督,杨慕奇港督无疑更加适合推动这一计划改革。”
“走吧,我们现在就去港督府。”
“我相信杨慕奇港督,肯定会非常乐意接见你这位港岛地产改革者的。”
...............................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