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
欧阳修和好友梅尧臣在批阅,刚结束的一场科举考试的考生卷子。
正当两人在认真批阅时候,天幕再次异动了,仿佛影响不大,两位是见多识广了,手下的笔、眼睛注视着考卷。
只见梅尧臣在审阅到某卷子的时候,顿然愣住,然后颔首眼里满是赞赏,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好友欧阳修,拿着卷子兴高采烈地要给他看。
欧阳修也颔首认同,更是被这考生的“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等,惊艳到了。
真的是妙笔生花!这他纵使阅览群书,也没在脑海搜刮出这句。
欧阳修很惊喜,想要圈出这考生第一时候,兀然想起,这大概率可能是他的弟子曾巩。
若选他为一,那么其他人定认为,这是暗箱操作。
于是笔锋一改定为第二。
接着两人继续批阅其他卷子。
顷刻,天幕画面有动静了,画面变成了【千古科考第一榜】。
在天幕的声音提到1057年...还有参考人数的时候,两人愣住了,这不就是他们阅批的这场考试!
女性机械声音解读着【北宋仁宗】【曾巩】等,那熟悉的名字,令欧阳修颦眉,完全停住了手头的工作。
他抬头看向天幕,曾巩是他那个弟子曾巩吗?
上面流动的字幕,居然有他欧阳修三个字是评价那唐朝武则天的,虽然内心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这天幕还能窥探人心!?
梅尧臣在听到北宋仁宗的时候也停住了阅卷。
宋朝最窝囊??这是能说的吗?还有说皇帝沉迷酒色?这小子是真敢说。
梅尧臣是没看到,这字幕出现的他老友欧阳修还指责武则天荒淫不止,还暴虐的妖后呢。
就在他想要和好友发下牢骚的时候,看到了“那一届状元是苏轼...”
欧阳修也看到了,他眼底骤然一缩,也就是说刚才那个卷子是苏轼的,非他学生曾巩。
为了确认心里的答案,欧阳修拆开卷子一看,作者是苏轼。
欧阳修怔愣住了,“......”
看到这老友也看过来了,欧阳修面不改色,赞赏不已,“读轼书,不觉汉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可是这天幕说,苏轼是状元呀,只得个第二?”梅尧臣望着好友。
“......”这不方才有些草率了嘛!
不知道自己是大冤种的苏轼,还带着往后一辈子都在“捞哥哥”的苏辙,此刻赖在某友人的家,蹭吃蹭喝,好不快哉!
当苏轼看到这天幕走马观花的时候,也是醉酒熏熏了。
“这红楼梦是茶馆吗?那林黛玉是谁?是和李师师一样的风韵美人嘛?作甚要葬花呀。”
“......”内敛又兄控的苏辙,宠溺看着苏轼。谁知道她为何葬花呢。
...
大元位面
......
大明位面
又是一度科举开考了,贡院里的某间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的“号房”。
天幕的异动,大明的人都留意到了。
只是大部分考生都无暇继续看,要继续做卷。
有很多都是寒窗苦读多年,可不能走神,甚至有的还是多次尝试。
某一考生突然停下了手中的笔,没有继续写卷子。
他突然抬头看着上方的天幕,原来未来的“科考”的场地是此般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