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穿越刘禅 > 第六十一章除夕宴启动!(一)

第六十一章除夕宴启动!(一)(2 / 2)

众人跟随蒋琬对这一年朝中官员变化的总结,时而怀念故友,时而感慨人生之短暂。

蒋琬报完,向陛下躬身施礼后,退回席间。

见蒋琬退回,大司农孟光出列道:

“汉建兴十二年,查得蜀中户籍20余万户,在册之民92万余人。

县以上官员总计39000余人,各地郡兵、禁军、屯田军合计11万人。

年赋税钱三亿折合金30000余斤,其中含盐、铁、蜀锦等产收,南中金、银、漆、滇马等贡品,田租、民税等。

赋税兵役仍按照先帝时期,三丁抽一、四六征税制……”

之后,诸公按照官阶、官署,将一年以来所有朝廷事宜一一做了总结汇报。

李世民听着这些官员的汇报,越发觉得如今世家豪族对蜀汉影响太深了。

近四万官员之中恐怕有一半以上都是益州世家子弟,并且大多为中低阶官员。

他们皆是家大业大的本地豪强,吃着国家俸禄,还要替本地世家谋求利益。

自刘备称帝以来,人口几乎零增长,由此可见,士族私藏了相当一部分人口土地。

官多、兵多、在册民少,为了养活这些官吏、士兵,刘备只能从不足百万的在册人口上想办法。

三丁抽一、四六征税这种高到史无前例的税制,正是蜀汉最终灭亡的一大元凶。

然而刘备、诸葛亮虽用“直百钱”“蜀锦贸易”等诸多办法去弥补,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为了出兵北伐、匡扶汉室,即便仁德如刘备,勤政如诸葛,也无法彻底解决本地世家的垄断,减少国家内耗。

待时机成熟,自己肯定是要在这些方面下大功夫的。

到时哪怕血腥镇压也好,残暴不仁也好,一定要将新的土地政策、兵役制度推行下去。

正寻思间,殿外来人禀报道:

“启禀陛下,长生观逍遥公前来向陛下及诸公道贺新春,如今正在宫门外等候!”

李世民收回思绪,喜道:

“逍遥公是否一人前来?汝速去……不,绍先,汝亲自跑一趟,代朕将逍遥公请至殿中。”

霍弋领命而去,那禀报之人则是回话道:

“回禀陛下,逍遥公只带一小道士前来,说是其余众人,皆在观内清修,不便前来。”

“朕知道了,汝退下吧!”

言罢禀报之人也出了殿门。

此时诸公闻逍遥公至,不由各自交头接耳起来。

“昔日先帝、陛下皆对逍遥公推崇备至,前些日子,陛下甚至在宫中与逍遥公畅谈。

如今吾蜀中各地要员,宫中大臣皆齐聚一堂,此等场合,逍遥公前来,恐怕不合适吧?”

“逍遥公乃先帝亲封,又是巴郡豪族,其名望在吾蜀中除陛下等寥寥数人,鲜有出其右者。

如今逍遥公既至,吾等当荣幸之至,岂有不合适的道理?”

“此等方外清修之隐士大能,上有陛下垂爱,下有豪族门第身份,在蜀中又极有民望。

看来逍遥公此次应非不请自来,吾以为,当是受了陛下邀请。

怕是陛下欲令逍遥公在众人面前表态,支持陛下的某些难以实施的想法吧?”

李世民知道,逍遥公此人虽不在殿堂之上,但是其家室、身份、名望无一不是蜀中顶流。

自己倘若对逍遥公善加利用,保持好与逍遥公的关系,那此后大力推行新政之时,当能更加轻松。

见朝臣们对逍遥公的到来,皆持惊奇态度,李世民心中更加得意。

幸亏自己没有将上一世对方外之士的怨恨带到逍遥公身上,否则哪来这许多便利?

正得意间,门外黄门禀报道:

“青城山长生观,逍遥公,范寂至!”

方才还在窃窃私语的诸公,见范寂至,一瞬间全将目光转向了殿门处。

此时大家都暂时停止了交流,皆欲目睹大名鼎鼎的“逍遥公”之风采。

范寂知道今日陛下是欲令自己在人前表态,好利用自己的名望家室,替朝廷发声,为陛下立威。

于是范寂将自己从头到脚精心打扮一番,极其庄重的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众人目光之下,范寂身着赤红鹤氅,发髻上裹着九阳巾,手中握一拂尘,脚踏太极两仪履,意气风发,满面春风的踏步进了大殿。

刚到殿前,李世民便起身离了龙案,迎上逍遥公。

范进见陛下相迎,换作受宠若惊之状,快行两步,迎着陛下,双手合十行个大礼。

“贫道范寂,多谢陛下厚爱,此番应邀前来,只为与陛下以及堂上诸公共度良宵,以迎新岁!”

说罢范寂向身边小道使个眼色,小道会意,赶忙自怀中取出一物。

只见那物虽不大,却光彩照人,众人见后皆惊呼“好宝物”!

最新小说: 穿回古代去探案 毁灭吧!我的恶魔室友们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割鹿记 穿成土匪?那就造反当皇帝! 认真躺平,佛系宫斗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史上第一豪横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