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王,你若真想试探朕的权威,那就来吧。”皇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她的话语像是冬日里的寒流,让整个大殿的气氛更加冰冷。
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皇后的手中已经握着那把宫剑,剑身细长,却散发着凛冽的气息。她并非武将出身,但此刻握剑的姿态,却透出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
丹阳王见状,怒吼一声,挥剑冲向皇后。然而,他未料到皇后的剑法竟如此犀利,每一招都锋利无比,短短数招之间,便已经逼得丹阳王节节后退。
朝堂之中,大臣们目瞪口呆,皆没想到皇后身怀如此高强的武艺。此时此刻,她就像是战场上的女将军,英姿飒爽,威严凛然。
终于,在一番激烈的交手后,皇后以一招巧妙的剑尖抵住了丹阳王的咽喉,令他无法动弹。她的声音清冷如霜:“丹阳王,你若再不收手,朕的剑不会手软。”
“不可能!你怎会武艺如此?”丹阳王面露难色,他没有想到皇后不仅深谙朝政,更是武艺高强。
正当丹阳王再次鼓动侍卫们上前时,皇后深吸一口气,双掌推出,一道无形的真气波动扩散开来,使得靠近的人无不感到一股庞大的压迫感,纷纷止步。
“汝等听令!”皇后声如洪钟,回荡在金銮殿上,“谁敢妄动,即为逆天行事!”
侍卫们皆不敢再动,丹阳王此时已是孤立无援。终于,在一番激烈的对峙后,丹阳王力竭被擒,皇后命人将其严加看守,等待发落。
后宫深处,珍珠帘后,太后的宫殿中香炉缭绕,宁静而庄严。皇后缓步走进,下跪行礼。
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和复杂的神色,她让皇后起身,微笑着说:“起来吧。早就听闻我这儿媳妇文采武功,双全异常。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皇后抬起头,眼中有着淡淡的坚毅,她微微颔首,回道:“太后过誉了,臣妇只是尽了分内之事。”
太后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无奈与感慨:“你这样的才女,真乃我大皇室之福。可惜啊,我那儿子,居然不知珍惜,为了一时的迷恋,竟然不要江山社稷去私奔了。”
皇后神情微微一凝,但她很快恢复了平静,轻声安慰太后:“太后息怒,皇上他…或许有着难言之隐。此事未明,臣妇愿代皇上向太后请罪。”
太后摇头,似乎有些力竭,她深深看了皇后一眼:“你不必替他请罪。江山社稷,原是他的责任。他不要了,这责任自有贤臣烈士来承担。如今看来,这大任或许要落在你的肩上。”
皇后心中一紧,但她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她是大皇室中稳定军心民心的关键。她坚定地回答:“太后放心,臣妇定不负您与天下百姓所托。”
太后点了点头,似乎在她年近暮色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梓潼皇后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询问道:“太后,不知现在皇上的下落有没有眉目?朝中应有人在寻找吧?”
太后微微颔首,她的脸上掠过一丝忧虑:“的确,我们已经派出了大量的密探去寻找他的下落。不过,我要的,并非强迫他回宫。”太后目光深邃,“我更关心的是他的安全,以及确保他不会落入邻国之手,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
“太后英明。”梓潼皇后心中明了太后的用心,她清楚这背后涉及的是朝堂的稳定,以及大皇室的长远利益,“臣妇理解。皇上若是自由自在,那是他的福分,但若是被他国所控,对我大皇朝而言,则是一场灾难。”
太后满意地看了皇后一眼:“你这个儿媳不仅文武双全,心思也极为细腻。这个皇室,有你在,我也就放心多了。如今朝中虽然暂时稳固,但毕竟少了君主,你需多加留意,稳住局势。”
“臣妇谨记太后教诲,必不会让乱子从我这里起。”梓潼皇后坚定地回答。
两人的对话间,宫外忽有急步声传来,一个宫女匆匆而入,跪报:“太后、皇后,紧急军情,北境传来急报,边关有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