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何家有女 > 第二十四章 年关将至 (上)

第二十四章 年关将至 (上)(1 / 1)

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乡亲们现在闲下来就开始将残次的红薯打碎,滤出红薯淀粉。

山谷下面的河边上有几台打红薯粉的机器,冬天的河水清澈见底,村里面的人就用背篼(盐津人用竹子编成的一种比箩筐小稍高的常用农具,山棕编成的背绳,聪明的何妮觉得肩膀那地方太勒了,就用山棕把肩膀那个地方往宽处包然后再垫上一层棉布缝起来,这样背东西舒服,得劲。那些地方都是山,坡度直不能挑,所以只能背)把红薯背去打细,用纱布过滤,沉淀成粉,漏出粉条炖肉,还有些能人,把品相不好的红薯蒸熟后捣烂,放到纱布袋子里,用力挤出里边的水,加入麦芽,糖化三小时后,过滤到锅里边熬边搅,熬制成棕色的糖稀,给孩子们兑水喝,既能开胃,还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老人的免疫力。

年前,灯台村每家每户里都要磨一大锅豆腐,炸成豆腐果,豆腐条、豆腐三角形、豆腐跟剁细鲜肉做团炸成豆腐圆子,炸酥肉,然后放储藏室过年天天吃。

还有一些充裕的人家把糯包谷磨成粉,做成汤圆。汤圆的包心用花生面,芝麻酱、黄糖,陈皮、麦芽糖做成的馅儿,初一天就吃包心汤圆,再配上苞谷甜白酒,那可是让人唇齿留香的美食。据说这是金元宝,吃了旺财。

何妮经常给弟弟妹妹们做手工苞谷花,让他们打打牙祭。做的时候,先挑些上好的干黄苞谷籽,用石灰水泡两天,再煮五六个小时,煮好晾干用火炒黄起锅,把自己做的麦芽糖放锅里烧化后,再把炒黄的苞谷放锅里面拌麦芽糖,跟着再把包谷粒儿在提前炒好的苞谷面簸箕里面滚上几滚,制作好的可包谷花一入嘴,那可真是又香又脆。

糯米磨的面包上肉跟豆腐丁放柚子叶上蒸熟叫猪儿粑,也是过年才能吃上的好吃食。用糯米将蛋皮、鲜肉裹好,放在蒸屉上,蒸出来的叫大圆子,长长的,用刀切成片,把葱花、姜沫、蒜泥等调味儿品跟肉融和在一起,让人忍不住,都想多吃几片。

除夕那天是最忙的打扫卫生,把去年的年画、门神、灶王爷都撕掉,再贴上新的,有除旧迎新的意义。大多数人家里面墙上,都贴着喜庆寓意好的年画,譬如:年年有余,松鹤延年、五福临门、旭日东升、五路财神、天官赐福、迎春接福,还有毛主席的画像是贴最正中间,旁边就十大元帅,大好河山等,贴完年画后的家里,无一例外都显得光鲜亮丽、喜气洋洋

历年登台村过年,都堪称一个家族的饕餮盛宴。每个家族过年那天,族人们必须到族长家团年,或者大哥家过团圆年,一个差不多的家族,大多有好几十个人,加上孩子少说也得有上百人。

逢年过节的时候,族长就会安排人把家里的门取下来,并排着摆出长长的一桌,桌子上各种豆腐,鸡鸭鱼肉,蒸炸煎煮,应有尽有……过年主食大多是苞谷饭,好一点的族里在过年这天,准备米饭,让族人开开斋。吃饭的时候,族长或老人坐上位,晚辈依辈分长幼依次坐下,娃娃坐不下就站着吃,边吃边拉家常,边吃边笑,热热闹闹,平时吃饭不允许说话,过年可以边吃边说话,要慢慢吃从中午吃到晚上,菜冷了再热。就像歌词里说的“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的那样,大家尽兴后才互道珍重,依依不舍地散去。

转眼年关要到了,何妮养的四头猪,最小的也有了一百六七十斤,经过商量,卖了三头大的,买布给何华他们几个和两位爷爷做了里外三新的棉衣服;另外那头稍微瘦小点儿的,便请上次的杀猪匠帮助他们杀了吃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最新小说: 我,胡亥,打造科技大秦! 穿书八零,小少爷被糙汉日日宠 水浒,十八婆娘闹好汉 一人:我加载了八奇技模组 大唐:给高阳放风的我会反绿到底 假少爷在米花开启角色扮演 灵乱三国 高武:机械师弱?生物改装启动! 原神:开局五行神之眼 皇城根四合院小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