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一声犹如晴空霹雳、猛虎咆哮般的冰冷怒吼:
“夏侯渊在此!”
这一声震耳欲聋的呼喝,宛如黑暗夜空中猝然炸开的惊雷。
震撼了整个静谧的驰道,使刘备的心瞬间跌入冰窖。
森冷寒意沿着脚底直冲头顶,全身汗毛瞬间倒竖。
豆大的冷汗沿着额头滑落。
虽是汗水,却冷得如同冰水浇身,让刘备顿感寒彻骨髓。
夏侯渊这一声怒吼。
吓得刘备心胆俱裂,心脏仿佛漏跳一拍。
手中紧握的缰绳也不由自主地收紧,干燥的手心瞬间被冷汗浸湿。
刘备心中暗叹:
“怕什么来什么!”
当视线捕捉到那渐行渐近的骑兵队伍时,他的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
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
“是三弟!”
“一定是三弟凯旋归来!”
“只能是三弟!”
然而。
理智告诉他,最担心的情况或许已经发生。
果不其然。
出现在视野中的并非三弟。
而是曹营悍将夏侯渊,以及他率领的曹军铁骑!
“勒紧缰绳!兵士护阵!首要保护百姓!”
刘备面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
待惊魂甫定后。
他立刻调转马头,纵马疾驰于军中。
嘶声高呼下达紧急指令。
尽管麾下兵力有限,但皆是训练有素之士。
命令一经传出,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严阵以待。
随着一道严令疾驰而至,士兵们犹如潮水般迅速散开。
形成一道坚实屏障,将新野城内惶恐不安的百姓紧紧庇护其中。
他们本已因背井离乡而战栗不已,此刻更是陷入无尽恐慌。
此起彼伏的呼喊、疑惑与悲叹交织成一片凄厉的交响乐。
弥漫在战火纷飞的空气里。
“军爷!军爷!莫不是敌军已经杀到跟前了?!”
一名老者嗓音颤抖,眼神中满是绝望。
“诸位将军务必力克强敌,保我等平安哪!”
一位妇人紧搂着怀中的幼儿,泪水涟涟,祈求般的呼唤。
“唉,早知今日,当初说什么也不离开那片熟悉的土地。”
“逃过了新野的大火,却要命丧这荒山野岭,死后怕是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一个男子低垂着头,言语间尽是无尽的哀愁。
生逢乱世,百姓之命如草芥,苟活已是最大的奢侈。
此时此刻。
敌军铁骑汹涌而来,不知又有多少无辜生命将在顷刻间化作尘土。
看着眼前这一幕。
刘备的心仿佛被利刃刺穿,滴滴殷红的痛楚在胸腔内翻涌。
然而,当前首要之事,便是带领众人冲出这重重包围。
刘备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
驱马直抵诸葛亮身边,神色严峻地询问:
“军师,当下局势,我等该何去何从?”
然而,此刻的诸葛亮内心却被一股强烈的震惊所席卷。
他无法接受,曹操竟真的派遣兵马强行冲击阵线!
这怎么可能?
自己的计策丝丝入扣,环环相连。
犹如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曹操牢牢困住。
此刻,曹操理应焦灼万分。
急于解救被困的曹仁等人,怎会突然发起如此攻势?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
诸葛亮心绪难平。
按照原计划,火烧新野、连环设伏,步步紧逼。
迫使曹操三员大将相继陷落。
从而将曹军主力吸引在新野战场,为己方争取宝贵的撤退时间。
纵然曹营之中不乏智谋之士。
或许能识破其计,但以曹操素来的多疑性格,必然会对任何行动反复权衡。
荆襄之地山峦起伏,道路曲折险峻,正是伏兵的最佳藏匿之处。
经历数次挫败的曹操,必定对此类追击心存忌惮,担心再度踏入陷阱。
按理推测,待他察觉异样并做出应对,至少需耗费数日之久。
届时,主公一行早已安然抵达樊城,依城固守,立于不败之地。
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曹操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他在构建连环计时,恰恰是利用了曹操的多疑特性。
无论火烧新野成功与否,都不至于在此处栽跟头。
多疑之人,性情岂能轻易改变?
更何况是曹操这般雄主,更不会轻易摒弃自身特质。
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究竟是什么缘故?!!
难道……曹营中竟有高人洞悉了自己的布局?!
这个念头甫一浮现在脑海,诸葛亮不禁瞠目结舌,双眸圆睁。
连他自己都感到无比震惊与不可思议。
水镜先生门下弟子虽众。
真正能名震一方者,唯“卧龙”、“凤雏”二人而已。
普天之下,能窥破自己精心布置的谋略之人,恐怕仅此一人尔。
那就是凤雏!
然而凤雏并不在曹营之中。
到底是谁?!
是何方神圣?
曹营中那位洞悉我计谋的高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若仅是计谋被识破,诸葛亮尚不至于如此震惊。
让他内心惊疑难解的是。
在赵云、张飞、关羽三位猛将被困新野之际。
竟能力劝曹操放弃眼前战场,毅然率军追袭主公之人。
曹营之中,除了郭嘉,无人能及!
不仅因其天纵奇才,更在于曹操对郭嘉的无比信赖。
自郭嘉仙逝后,曹营再无谋士能如他一般赢得曹操毫无保留的信任。
究竟何人,竟有这般能耐说服曹操暂时舍弃新野之战,转而对主公穷追不舍?!
诸葛亮愈思量,眉头愈发紧锁。
他抬眼望向远处火光中疾驰而来的夏侯渊身影。
在孔明的眼中,那些并非单纯的铁骑。
而是曹营中那位洞察其谋、力挽狂澜的智者。
正居高临下,戏谑地嘲笑着他,仿佛在言道:
“即便机关算尽,终究不过如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