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牧是赵国的大将,常年驻守边关,抵御匈奴。”
“但他只练兵不出战,赵王对此不满,换了一个将领,上任一年多,打了一年多,边境的汉人无法耕种,匈奴无法放牧,双方都死伤惨重。”
“后来赵王又派李牧去,又恢复到了常年相安无事的状态,匈奴慢慢懈怠,李牧又突然大举进兵,消灭了匈奴十几万大军,至此边关彻底安定。”
林黛玉说完又叹了口气:
“可惜赵国两位名将都让郭开害死了。”
张居正摇了摇头。
他虽然是个文官但也读过兵书。
李牧守边与倭寇不同,倭寇的人会主动进攻,不会给你一战而定的机会。
【戚继光摇了摇头:“倭寇意在我大明江山,定然不会老实,一战而定怕是不容易。”】
【贾宝玉笑道:“他们想要大明江山,也要一点一点打才行。”】
【他将地图铺在桌上,“东洋人只小利而无大义,这是这个民族的劣根性,从古到今再到以后都是如此。”】
【“倭寇要想染指大明江山,需要一个战略点,他们总不能一直在海上飘着吧。”贾宝玉指着地图上一个位置。】
【“把这个地方给他们!”】
【“什么?”戚继光眉头一皱,不懂贾宝玉的意思。】
【“此地东面临水,西面有城,南北都是死地,但倭寇别无选择。”】
【“放他们进来,让他们屯兵于此,然后再一网打尽。”贾宝玉开口解释。】
【戚继光听着是觉得有些道理,但风险太大,一旦西面的城守不住,倭寇就会流窜于浙地。】
【“我还是觉得有点危险,这种事不能大意啊!”】
【贾宝玉知道他的顾虑:“我自有筹谋。”】
【“这些日子兵士一定要练习好,然后挖一条地道,倭寇肯定有粮食供给,我们先将地道挖好,然后故意示弱,将城舍弃。”】
【“等到他们屯兵越来越多,我们从地道进码头,毁其船断其路。”】
【“瓮中捉鳖,断其粮草,到时他们军心必乱,接下来最关键的两点就是守住西城,在海上劫住他们的供给。”】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
求数据,求各种数据,作者需要数据支持写下去的信心,拜托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